肃南县祁丰藏族乡凝心聚力推动文旅产业驶上“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2-08-22 17:10 已有: 人阅读

  肃南县祁丰藏族乡以祁连山水草丰盛而得名,境内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素有“酒嘉两地后花园”之称。“十四五”以来,该乡把文化旅游业作为后发超赶、转型升级、富民强乡的战略举措来厚植培育,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文化旅游塑形铸魂上持续发力,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类型多样、多点支撑的重要旅游节点和知名“打卡地”,进一步推动文化“活”起来、旅游“旺”起来、文旅产业“强”起来。

  以保障为重,全面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为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祁丰乡党委、政府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高效率突破,把文旅产业发展作为重要中心工作抓紧抓实,成立以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双挂帅的文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五个专责小组,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议事规则,细化工作任务,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议,对标任务、挂图作战。同时,将文化旅游发展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先后出台了环境治理、风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实施方案,将文化旅游发展纳入全乡目标责任考核范畴,一盘棋谋发展,一条心干事业,一股劲抓落实,形成了分工明确、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以项目为王,全力夯实文旅产业发展基础。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突破口,不断增强把握政策机遇、谋划争取项目的精准度、成熟度,以东纳藏乡小镇建设为牵动,以文殊山乡村振兴生态宜居建设项目为总抓手,持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完成文殊南山绿化工程、彩虹长廊、生态停车场等项目建设,推动景区提档升级。与此同时,聚焦乡村建设,充分凸显旅游发展需求和旅游功能彰显,先后实施文殊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改造工程、集镇亮化工程、景区入口绿化工程等项目12项,在道路沿线、广场、景区、门店等地增添藏式风格装饰,实现乡村旅游业发展、村容村貌美化和休闲服务功能同步提升。

  以融合为要,丰富扩大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一手抓景区建设,一手抓多样业态,做好“文旅+”“+文旅”。积极培育发展生态景观观光、民族风情体验、石窟文化研学、休闲度假康养等旅游新业态,高质量举办“民族文化旅游艺术节”“民俗文化艺术节”等特色节庆活动,打造“白+黑”旅游新体验,实现以节造势、以势兴旅、以旅促商。建立锅庄舞常态化演出机制,鼓励研发民族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销售民族地域特色小吃,研发推广藏元素服饰,文化旅游业态不断丰富。持续深化“双十双百”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创建省级旅游示范村1个、市级旅游示范村1个,打造星级农家乐22家,农牧民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以宣传为上,持续加大文化旅游品牌营销。紧盯周边客源城市,深入推进合作运营旅游线路,与嘉峪关文旅集团、甘肃雄关展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经营合作协议,跨区域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借梯登高、借力发展,形成信息互通、线路互联、节会互参、游客互送的合作模式。用好用活、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从形象宣传向品牌营销、市场驱动转变,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该乡文化旅游资源。在今年5月的文殊寺民俗文化艺术节期间,该乡依托“畅游嘉峪关”大平台广泛宣传、充分引流,发动“网红达人”30余名发布宣传及购票链接,各类宣传累计播放量达330万人次,吸引游客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5万元。

  以管理为基,依法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秩序。坚持重要节点与常态化执法检查相结合,不断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和联合执法力度,强化管理规范、服务标准和违规处罚等硬措施。全面落实旅游安全责任制,持续完善旅游安全应急预案、旅游投诉和应急联动处置机制,组织开展旅游景区应急演练2场次,全乡旅游市场持续保持规范有序运行。“走出去”学习对标先进案例,举办手工刺绣、锅庄舞、旅游从业人员等各类培训6场次460余人次。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华为通过Huawei Band 6更新了其入门级健身追
  • 英特尔希望在六到九个月内开始为汽车公司生产
  • 微信支付分怎么先用后付款 教你微信支付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