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05 22:34 已有: 人阅读
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重点是解决城镇中等及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自海宁市实施公租房保障以来,已有万余户住房困难家庭享受这种“补位”式兜底式保障。今年,海宁市积极推进新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让群众安居更安心。 “这几年因为公租房环境优美、居住稳定、租金较低,海宁市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的家庭逐年增加,房源逐渐紧张,这次拟建设公租房约1600套。”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是民之所需。 据了解,这1600套公共租赁住房选址位于海宁市联合路南侧、广远路东侧,用地规模约65亩,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6万平方米。项目将于今年8月开工建设,预计于2025年底建成使用。 新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将立足美好生活向往这一中心,从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个维度,融合未来邻里、未来健康、未来建筑、未来低碳、未来服务等未来社区理念进行规划建设。 “项目将对标未来社区,邻里中心、文体场所、无障碍设施等配套齐全,将其建设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还确定了AA级装配式建筑+钢结构住宅+二星级绿色建筑等内容,将成为嘉兴地区首个成规模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试点项目。 同时,该项目在研究分析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人群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建筑面积为39、58、69平方米三种户型,并按照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的原则完成户内基本装修,实现基本居住功能。 发布君为推动住房保障共同富裕先行,这两年海宁市出台了相关政策,放宽公租房保障准入条件,提高租赁补贴保障标准,丰富住房保障模式,实施租金分级。 同时,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推进公租房申请保障“一件事”改革,通过流程再造和数字赋能,精简办事材料,缩减办结时间至30天以内,不断提升住房保障水平。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海宁市将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战略定位,发挥好公共租赁住房保基本兜底线作用,加快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努力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为勇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表率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