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两周是否有“秋老虎”?国家气象中心回应机会很小

发布时间:2022-09-08 03:31 已有: 人阅读

  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介绍,8月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高温少雨。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平均气温为22.4℃,较常年同期偏高1.2℃。

  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持续性、大范围高温天气,此次高温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影响大等特点,综合强度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强。8月,全国平均高温数有5.2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7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西南东北部、华中中南部、华东中南部及陕西南部等地高温日数普遍有20~30天,比常年同期普遍偏多15~20天。

  长江中下游以及重庆中南部、四川西部和东南部、西藏中东部等地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局部地区特旱。持续高温干旱造成重庆、四川等地山林火灾多发,长江干流及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对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水资源及电力保供影响较大。

  “8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6.5万条,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6%,预警信号中的高温成为主要预警事件类型,其中,高温红色预警信息发布数量占月红色预警信息发布总量的87.8%。”肖潺说。

  同时,针对即将到来的中秋节期间天气情况,国家气候中心介绍,中东部地区无大范围强降雨和高温天气、气温起伏较小,总体适宜出行。

  台风过后,大家普遍关心是否会出现“秋老虎”,再遇高温。

  对此,杨瑞林介绍,预计未来两周,南方地区无大范围高温天气,出现“秋老虎”的机会很小,但是6~8日湖南、江西、湖北南部部分地区有35℃左右高温天气。

  实现人工增雨需具五条件

  针对我国四川盆地及长江中下游流域出现的持续高温、干旱,人工增雨作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进入9月,旱情虽然得到缓解,但是,部分地区仍将出现降雨偏少的情况。

  肖潺介绍,预计9月,西北地区中东部、西南地区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华东大部、华中等地偏少。其中,陕西西南部部分地区、甘肃东部、宁夏南部、青海东南部、四川北部偏多二至五成;全国其他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安徽中南部、江西北部、湖北东部、湖南东北部偏少五至八成。

  对此,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副主任赵志强指出,9月份重点关注湖南、江西、贵州、湖北、安徽等地区。有些旱区还在继续发展,在这些地区会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赵志强介绍,能够实现人工增雨的云一般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云中缺乏冰核或云凝结核;二是云层厚度一般要大于2公里;三是云中要有充沛的水汽循环和补充,如果云中有较好的上升气流,则可以加速从云水向降水的转化过程;四是要保证空域;五是从条件预报、监测、方案设计、指挥、作业实施到效果评估全流程的高效组织。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华为通过Huawei Band 6更新了其入门级健身追
  • 英特尔希望在六到九个月内开始为汽车公司生产
  • 微信支付分怎么先用后付款 教你微信支付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