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银行存款,却买回来一份保险...有什么风险?能退保吗?一文看

发布时间:2022-09-12 16:48 已有: 人阅读

  中新经纬随机了北京、天津、武汉等多地国有行银行网点发现,只要谈到“保本”产品,客户经理几乎都会主动营销增额终身寿险等保险产品,“3.5%复利递增”“保本”“收益写在合同里”成为了此类产品的卖点。

  据北京青年报, 在稳健收益的另一面是保险产品的一个重要风险不能忽视,即产品的流动性较差。

  

  对于那些3年内计划换房子、5年内可能换车,或3-5年内可能有其他大额家庭支出需求的人来说购买长期年金保险的风险不容忽视。

  有业内人士在受访时表示, 关乎理财产品应该关注收益性和安全性及流动性。理财期限是多久,急用钱能不能取出来?实际收益率可能会低于预期收益率等。 在投保前要了解产品性质、缴存年限、缴存方式、提前退保损失等条款,以免投保后发现和预期不一致。

  被误导买了保险怎么办?

  如果发现自己在工作人员的误导下购买了保险产品,应该如何挽回损失?

  据金融时报,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表示,根据和的相关规定, 保险销售人员应当向投保人提示、解释、说明格式保险条款,否则投保人可以主张撤销保险合同, 或者主张某些与投保人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无效或者不成为合同内容。

  同时,保险销售监管规定要求,人身保险产品销售过程应当保证可回溯, 线下购买应当全程录音、录像。

  因此,如果保险销售人员没有科学准确地向消费者解释说明保险条款,特别是保险责任、责任免除、收益计算、费用扣除等条款, 因工作人员的误导而购买了保险产品,可以向相应的保险公司主张撤销保险合同,要求全额退还保险费,否则可以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也曾经提醒金融消费者:“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现在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下行,对于收益率超过5%的普通理财产品,投资者就要小心警惕了!”招 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华为通过Huawei Band 6更新了其入门级健身追
  • 英特尔希望在六到九个月内开始为汽车公司生产
  • 微信支付分怎么先用后付款 教你微信支付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