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石灌区∶数字赋能让抗旱更精准

发布时间:2022-09-21 21:43 已有: 人阅读

  “如果没有这次研判,赶上此次旱情,灌区11万亩耕地用水可愁了!”在天子湖万亩粮田间,看着水稻“喝饱”了水,县水利局赋石渠道管理所副所长凌宏峰悬了许久的心终于放下。

  凌宏峰口中的“研判”,是今年主汛期之前管理所通过运用“南方山区共同富裕灌区样板工程”完成的一次“监测—分析—预判—预案”过程。

  往常每年六七月,安吉县都会因“梅雨”季节,持续天阴有雨。今年,安吉6月10日入梅,26日出梅,梅雨季短且降雨量少,平均各站点降水69毫米,仅为多年平均的24%。主汛期前是否能蓄够足量水保障灌区使用?带着疑虑,县水利局立刻组织局运管科、赋石水库管理所、赋石渠道管理所等单位和有关专家会商,根据预报制定应急预案。同时,加快推进灌区渠首和干渠改造、51处分水口一体化闸门和34处分水口流量计量设施等信息化建设在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并提前2个月完成建设,赶在三万多亩晚稻分蘖用水高峰期前实现43.2公里全线通水目标。

  自全线通水以来,赋石灌区已完成6次集中放水,共调度灌溉用水120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沿途5个乡镇、43个行政村数万亩农田旱情,保障了今夏农田用水需求和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安全。

  面对旱情,数字化平台为赋石灌区提供了关键技术和数据支撑。“我们通过建设数字化灌区,实现让‘数据跑起来、用起来’的目标,极大地提高了水旱灾害防御决策执行的准确度。”凌宏峰说,作为《全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施方案》第一批试点灌区,赋石灌区通过打造“南方山区共同富裕灌区样板工程”,实现了灌区信息数字化、工程管理标准化、配水调度精准化、防灾减灾科学化、业务办理协同化、灌区应用智能化。

  接下来,赋石灌区还将结合取、供、用水管理等业务需要,建立灌区天、地、空全覆盖的感知监测体系,并构建智慧灌区水资源运行调度模型,对灌区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常态化监测及评价,系统性地解决灌区内供、配、控、管等问题,做到科学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华为通过Huawei Band 6更新了其入门级健身追
  • 英特尔希望在六到九个月内开始为汽车公司生产
  • 微信支付分怎么先用后付款 教你微信支付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