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试点开展“共享法庭”一周年

发布时间:2022-10-19 18:06 已有: 人阅读

  去年8月,浙江省在温州试点开展“共享法庭”。一年间,我市已建成“共享法庭”3872家,镇街“共享法庭”覆盖率达100%,形成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网络。全年指导调解1.7万次,化解纠纷近9000件,网上立案1万余件,在线多次。

  “共享法庭”在现有信息化设备、场地、人员基础上,建立线上调解、远程开庭、巡回审判、法律援助等服务“菜单”,成为司法服务深入基层的“单元细胞”。它为温州市民解决大大小小的身边事,是我市进一步推进溯源治理,充分利用数字化改革成果深化便民服务的生动注脚。

  “云开庭” 缩短法庭与当事人距离

  对于家住偏远地区或者出行不便的当事人来说,长途跋涉到法院成了耗时耗力的事。受疫情影响,身处外地或者防控区的当事人也曾为能否按时到庭而发愁。

  “共享法庭”满足不同地域、行业、群体的多元司法需求,形成多跨协同下的个性化应用场景,将规范、贴心的司法服务送到“家门口”。某建设公司承包了平阳县某小区的建设开发工作,向混凝土公司购买商品砼。因开发商未及时付清工程款,建设公司资金周转困难,仍有199万余元货款未支付给混凝土公司。

  考虑到当时的疫情形势,建设公司地址在诸暨市,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庭审路途较远等因素,平阳县人民法院的法官采用“共享法庭”+移动微法院的方式进行线上开庭。法官身处法院审判庭,建设公司代理人在其公司通过移动微法院连线,混凝土公司的代理律师则直接在律所的“共享法庭”参与庭审。最终原被告达成调解协议并在移动微法院签字确认。

  “云调解”就地化解群众权益纠纷

  近些年,随着温州纵深推进城市转型,在更新改建过程中,拆迁安置、集体成员权益分配问题不可避免,亟需司法赋能为发展打通“经络”。

  鹿城区人民法院通过“共享法庭”妥善解决一间40年“屋龄”的老屋征拆时出现的中堂分配纠纷;龙湾区人民法院借助“共享法庭”,用时不到2小时就快速调查事实并成功化解涉及11户村民的某街道村集体股权权益纠纷,并出具调解文书;瑞安市人民法院依托“共享法庭”成功化解一批涉80户村民与村集体组织多年权益分配案件……“共享法庭”为化解群体性纠纷探索出一条基层治理法治新路径。

  “共享法庭”也是化解金融纠纷、搭建与消费者有效沟通的桥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与温州银保监分局在全市联合设立金融“共享法庭”8家,将司法服务功能延伸至金融机构网点一线。

  “云办事” 快速满足群众司法需求

  家门口的“共享法庭”,在回应群众司法需求时往往速度快、效率高。

  2020年7月,董某雇佣他人擅自砍伐瑞安市高楼镇某村山上的林木,被判处刑罚的同时,自愿按照法院要求履行生态修复义务。

  瑞安法院在一级水源保护地——赵山渡水库周边的营前村设立的环境资源“共享法庭”,让原本要驱车40余公里到瑞安法院缴纳生态修复金的董某感受到了司法温度。在“共享法庭”成立当天,董某通过“共享法庭”连线瑞安法院经办法官,与林业修复公司当场签订委托合同。他坦言:“他们体谅我行动不方便,在家门口就给我解决了问题,真的很方便。”

  近日,瓯北法庭的法官通过“共享法庭”远程参与调解了一起校园霸凌案件。永嘉县人民法院和县公安局合作建立警务“共享法庭”,以机制建设为牵引打造县域治理的“法院110”,深入纠纷化解的最前端。

  “云技术” 赋予“共享法庭”更多可能

  温州法院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共享法庭”实现更多新功能。

  乐清市人民法院以乐清司法专题数据库为基础,引入“共享法庭”数智赋能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电视直播前端系统”和“数据驾驶舱”。“电视直播前端系统”能够实现“共享法庭”与500余处镇街村社站点的直播连线,保证了疫情防控大环境下“法治云课堂”能够走进校园、深入社区、服务村企。“数据驾驶舱”搭载的庭审直播、法律法规、文书查询等法律资源,将“共享法庭”建成人民群众身边的法治驿站。

  瓯海区人民法院在辖区内272家“共享法庭”中建起了失信曝光台,通过整合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点对点精准发布到失信被执行人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村社的镇街“共享法庭”,利用熟人效应,让失信被执行人“红红脸”,促进案件自动履行。今年1月至7月,瓯海法院就发布相关信息2532条。

  在温州,“共享法庭”试点满一年。从“共享法庭”延伸出的云开庭、云调解、云办事等功能来看,切实实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打官司”。这背后,是基于数字化赋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推动司法服务关口前移,进而降低群众的诉讼成本。

  “一根网线、一块屏”,打通了司法服务和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尤其是对于居住在偏远山区、海岛的群众来说,这相当于把法庭搬到了家门口。不仅免去了起诉、立案、开庭到宣判一趟趟跑法院,而且还有专业人员面对面、点对点指导帮助,打官司也变得不那么麻烦了。

  执法办案是“共享法庭”的主要功能,另一块重要功能还体现在司法服务方面,即打造人民群众身边的法治驿站。这对于调解矛盾纠纷、司法专业化与大众化统一来说尤为重要。如何让“共享法庭”像家门口的快递驿站一样触手可及,应成为下一步思考的方向。一方面是数量上如何广布局,从镇街进一步拓展到村社,让司法服务激活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另一方面是应用上如何广覆盖,人人都能便捷享有调解指导、纠纷化解、网上立案、线上诉讼、普法宣传等服务。在改革过程中,还要注重帮助“一老一小”跨越“数字鸿沟”,让适老化、适儿化服务贯穿改革全程。

  “共享法庭”就像一个个微小的“细胞单元”,但其连通的是社会治理和法治社会的大局。发挥好小驿站的大作用,就要持续破除技术壁垒,统筹做好司法专业性和为民的服务性、便利性,让每一名当事人在数字时代的红利中享有零距离的公平正义。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华为通过Huawei Band 6更新了其入门级健身追
  • 英特尔希望在六到九个月内开始为汽车公司生产
  • 微信支付分怎么先用后付款 教你微信支付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