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法治理念深入市域社会治理末梢

发布时间:2022-11-17 07:30 已有: 人阅读

  1篇,既有力震慑了潜在的养老诈骗犯罪分子,又很好地教育引导老年群体提高法治意识,远离养老诈骗,相关做法被《人民日报》《安徽新闻联播》等媒体集中报道。聚焦学生群体。开展“护苗”行动,擦亮“铜娃学法”品牌,评选铜都法治小卫士,推动法官进学校、学生进法院,让青少年亲历案件审判,体验法律尊严,培植法治信念。创新开展青少年法治夏令营活动,设置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四个“法治闯关”环节,着力打造集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模式,在青少年学生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聚焦市场主体。出台“法企同行”优化营商环境十大举措,制定《关于为中小微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共渡难关提供法律服务的实施细则》,编印《疫情防控法律服务指引》,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法律服务进万企”主题活动,在全省创新设立“律师接访企业家日”,建立“一律师一企业”结对帮扶机制。今年以来实地企业254家,接访企业23家,提供法律意见291条,协调解决问题9件。

  依托人才优势,建强普法队伍

  组建专业人才队伍。铜陵市在全市建立实体化“法治超市”79家,组织“三官一师”专业队伍轮值接访,为群众提供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物业管理等方面法律咨询,经验做法被予以推广。2021年6月成功化解了该市重点工程项目——铜陵某酒店工程的阻挠施工矛盾纠纷案,将原木工班组负责人索要500万元撤场费用的诉求,协商成14.55万元。组建基层骨干队伍。培育“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平安法治教官团”,重点打造一支以村“两委”班子成员、骨干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老党员干部、老教师等基层精英为主体的农村法治工作队伍,实现“哪里有法律明白人,哪里就有法治课堂”。组建社会志愿队伍。统筹网格力量、条线力量、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人民调解员、“五老”人员和热心群众等力量,发挥扎根基层、熟悉群众的优势,将法治宣传融入基层治理各环节,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铜陵市义安区组建专兼职调解员584名,5人获得国家级表彰,3人获得省级表彰;枞阳县培育金社乡“吴根发调解工作室”等调解品牌中,6人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2人获评全国人民调解能手。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华为通过Huawei Band 6更新了其入门级健身追
  • 英特尔希望在六到九个月内开始为汽车公司生产
  • 微信支付分怎么先用后付款 教你微信支付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