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17 08:02 已有: 人阅读
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券商私募资管产品共计备案3863只,备案规模为1902.68亿元,分别同比下滑23.55%和21.50%。另外,截至2022年9月底,券商私募资管业务规模7.32万亿元,相比2021年底小幅下滑4.76%。 第一创业相关人士接受 面对目前的市场局面,今年前三季度41家上市券商资管业务收入也同比下滑约4%。虽然,券商资管也呈现“强者恒强”局面,但部分中小券商资管借助于固收+、FOF、ABS、REITs等产品的布局与创新,在大资管领域走出了差异化道路甚至能实现了弯道超车。 海通国际研究报告称,券商主动管理转型仍将继续,主动管理资产规模占比将进一步提升,主动管理业务更高的佣金率叠加去通道完成后资管规模的反弹,券商资产管理业务或将持续增长。 前三季度41家上市券商资管收入小有下滑 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底,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管理私募资管业务规模为7.32万亿元,相比2021年底继续下滑,不过下滑幅度不大,下滑约4.76%。天风证券相关人士对向 与管理规模稍有下滑相对应的是,资管业务收入也跟着稍有下滑。Wind数据显示,以41家上市券商为例,今年前三季度,41家上市券商资产管理业务收入约336亿元,同比下滑约4%。 从收入规模来看,有8家券商的资管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其中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分别资管收入分别为81亿元和67亿元,二者合计占到41家上市券商资管收入的44%。而据 从收入增速来看,有25家券商的资管业务收入增速为正,其中6家增速达到50%以上,分别是西部证券、东北证券、光大证券、天风证券、东吴证券、国联证券。 天风证券前述人士告诉 券商资管面临资产端和负债端困境 回顾今年来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券商资管也被迫选择了“困难模式”,不仅加大了产品运作难度,还使得新发产品数量和规模下滑。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券商私募资管备案产品数量和规模分别同比下滑了24%和22%。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资管业务收入同样取得不错业绩的第一创业相关人士接受 在他看来,首先是,券商资管主要定位于追求绝对收益,由于目前资本市场的震荡,影响了产品表现和投资运作。今年上半年市场曾经出现过因资产价格下跌导致市场上的产品净值回撤,引起投资者赎回或触发平仓线导致产品被迫卖出资产,造成价格继续下跌的恶性循环,对市场亦带来了较大的冲击。所以,未来对管理人在流动性管理和回撤控制等方面的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是,在财富管理蓬勃发展的环境下,各家渠道纷纷加大零售业务力度,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同期销售涵盖银行理财、公募基金、券商资管、私募基金和信托计划等多类型产品,头部效应愈加明显,代销渠道异常拥挤且代销成本居高不下。所以,未来对管理人的综合实力、产品业绩、资源投入、渠道营销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是,过去几年,券商资管规模主要是以固收类产品为主,当下各家在固收+策略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但今年以来股债市场的表现,使客户体验和渠道热度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券商资管总体规模波动较大。所以,未来对管理人在客群定位、策略转型和打造品牌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券商资管走差异化竞争路线 面对目前的市场局势,各家券商资管也有不同路径,力求走出差异化特色。第一创业上述人士告诉 “未来,我们将继续夯实固收投研能力,维持产品输出,拓宽投资品种及投资策略,加强多资产、多策略的研究覆盖,多维度争取提升产品收益,深化‘固收+’产品线。同时,在ESG、公益资管、FOF、公募REITs等方面加大推广力度,实现产品差异化,树立品牌优势。”前述第一创业人士继续说道。 天风证券相关人士也告诉 此外,万和证券相关人士也表示,万和证券资管十分重视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未来在资产证券化领域,万和证券将打造领先的“ABS+”一体化产业链,迎接资产证券化市场进入2.0阶段。另外,他还表示,万和证券将战略性布局公募REITs业务,申请公募REITs基金管理人牌照。在他看来,作为中小券商,积极申请公募资管牌照,或者与潜在REITs资产规模大的机构合资设立公募基金,可以获取公募REITs基金管理人牌照。 设立资管子公司争取公募牌照为转型趋势 正如前述万和证券提到的,目前券商资管差异化竞争最受关注的还是积极申请公募牌照。“券商资管产品结构正在不断优化,但受限于公募牌照门槛较高,短期内私募资管产品仍是资管主力军。中长期来看,公募基金更广阔的市场决定了其资管产品的主流地位。”天风证券前述人士说道。 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提出将适度放宽同一主体下公募牌照数量限制;5月证监会发布,提出在继续坚持基金管理公司“一参一控”政策前提下,适度放宽公募持牌数量限制。随着政策对公募牌照的放松,不断有券商表示将设立资管子公司,为进一步为获取公募牌照做准备,而公募基金将进一步为券商资管带来增量资金。 在差异化转型和政策对公募牌照的放松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券商打算通过设立资管子公司进而申请公募基金牌照。 海通国际研究报告分析表示,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有利于聚焦主动管理,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设立资管子公司可以更好地申请公募牌照,获得公募产品发行资格申报可以显著提高获客能力和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