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汉明:一生一芯,让“中国芯”跑出产业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2-11-17 09:05 已有: 人阅读

  在米粒大小的硅片上,排列着数以亿计的晶体管,这些精度只有百分之一根头发丝大小的晶体管互联起来就能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功能。每一次技术迭代,就意味着在单位芯片上晶体管的密度增加一倍,对于大众而言,不仅使用的设备越来越小,并且功能变得日益强大,而这背后都离不开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领域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杭州市第六届“杰出人才”吴汉明长年累月的耕耘。

  集成电路又称芯片,是工业生产的“心脏”,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2009至2014年,我国先后启动55纳米、40纳米和28纳米新工艺,成为中国芯片制造产业的三个重要里程碑,吴汉明直接领导并参与了成套产品工艺研发,让“中国芯”走进纳米时代。

  “人的一生很短暂,对自己喜欢的事情认准了就要坚持下去。”对吴汉明来说,芯片行业就是这样一件喜欢到用一生去奋斗的事。

  从2001年回国算起,吴汉明深耕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已经20多年。2020年4月,年逾六旬的吴汉明选择加盟浙江大学回归学界,成为浙大微纳电子学院院长,带领团队直面我国芯片制造的源头瓶颈——人才资源短缺问题。目前,吴汉明院士正在牵头建设浙江省集成电路创新平台。扎根教育一线,直面产业,披星戴月地工作是常态,但吴汉明没有一句怨言,他表示,我们需要以战时状态投入工作,结果导向,勇于担当,急国家所急、想国家所想,蹚出一条适合国情的高效发展之路。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华为通过Huawei Band 6更新了其入门级健身追
  • 英特尔希望在六到九个月内开始为汽车公司生产
  • 微信支付分怎么先用后付款 教你微信支付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