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2 18:34 已有: 人阅读
一份威马汽车CEO沈晖发布的内部信在网络上流传。内部信显示,2022年充满挑战和困难,威马汽车也面临着资金、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压力。 从次月8日发放上月工资调整为次月25日发放上月工资;本年度不再发放额外奖金、留任奖金及年终奖,暂停发放购车补贴。 事实上,威马汽车的控本举措已经体现在终端市场。 从终端销量来看,今年10月,威马汽车销量为1117辆,今年前10个月累计销量约3万辆。
与其他造车新势力一样,威马汽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根据威马汽车之前发布的招股书,2019年~2021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7.6亿元、26.7亿元、47.4亿元;对应净亏损分别为41.5亿元、50.8亿元、82.1亿元,亏损额持续增加。 而需要资金“输血”的威马汽车一直在寻找融资。威马汽车招股书显示,2021年10月~2022年3月,威马汽车完成D轮融资,募集资金5.96亿美元。根据公开资料,威马汽车共进行了A至D轮12次融资,累计募资超410亿元人民币。 但造车本身所需的资金是巨大的,为此,威马汽车也在寻求登陆资本市场,并经历了一波三折的上市过程,至今仍在等待审批。 早在2020年,威马汽车宣布将全力抢滩“科创板新能源第一股”。2021年初,上海证监局发布公告称,威马智慧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辅导验收及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条件。随后,威马汽车就进入了静默期。之后在2022年6月,港交所官网发布文件显示,威马汽车已提交上市申请书。转战港股之后,因为还有审阅、听证、路演等一系列程序,威马汽车一直处于静默状态,直至此次沈晖的内部信在网络上流出。 有行业人士认为,沈晖内部信中所提及的降薪控本举措,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到洗牌期。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到了市场化的发展阶段。一个产品如果没有被市场完全接受,是很难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告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