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指数
上证综指收盘下跌2.25点,跌幅:0.07%,报3176.18点;深证成指收盘下跌75.42点,跌幅:0.7%,报10679.73点;沪深300指数收盘下跌9.37点,跌幅:0.24%,报3846.54点;
日经225指数涨0.56%,报32238.89点;
澳洲标普200指数涨0.38%,报7305.00点;
新西兰NZX50指数跌0.05%,报11820.74点;
韩国市场因假期休市。
英国和欧洲市场
德国DAX30指数 开盘下跌8.10点,跌幅0.05%,报15896.15点;
英国富时100指数 开盘下跌6.91点,跌幅0.09%,报7500.24点;
法国CAC40指数 开盘上涨3.34点,涨幅0.05%,报7352.18点;
欧洲斯托克50指数 开盘上涨11.02点,涨幅0.26%,报4332.35点;
西班牙IBEX35指数 开盘下跌13.27点,跌幅0.14%,报9416.33点。
外汇市场
周二投资者保持谨慎,他们在评估中国最新头条和数据。德国和欧元区将公布ZEW商业景气指数。在後半日,美国7月零售销售和加拿大7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将受到市场参与者的密切关注。美国还将公布纽约联储制造业调查和6月商业库存。
在亚洲时段,中国数据显示7月零售销售同比增长2.5%,前值3.1%,远低於市场预期4%。其他数据显示同期工业产出增长3.7%,分析师预期增长4.5%。中国人民银行(PBOC)出人意料地将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从 2.65% 下调至 2.50%。一些专家认为,这一决定为下周中国可能下调贷款基准利率(LPR)打开了大门。
香港恒生指数在盘初下跌超过1%後,收复了部分日内跌幅,当日最後下跌0.7%。与此同时,美国股指期货当天小幅走高,美元指数巩固了周一在 103.00 附近的涨势。
由於中国数据令人失望,澳元/美元和纽元/美元开盘下跌,但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决议後,澳元/美元和纽元/美元成功反弹。澳元/美元目前在 0.6500 附近小幅上涨,纽元/美元在 0.5980 附近持稳。
当天早些时候,英国国家统计局(ONS)报告称,截至 6 月份的三个月中,ILO失业率从 4% 上升至 4.2%。就业人数变化为-66,000,大大低於市场预期的+75,000。就业报告的其他细节显示,以包括奖金在内的平均收入变化衡量的同期工资通胀率从 7.2% 攀升至 8.2%。 英镑/美元对这些数据的反应相对平淡,该货币对最後出现在略高於1.2700 的积极区域。
欧元/美元周一创下 7 月初以来的最低日收盘价,但仍守在 1.0900 以上。
美元/日元周一早盘继续走高,目前交投於 145.70上方的11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来自中国的数据显示,6 月份工业生产月率增长 2.4%,但这一数据似乎并没有帮助日元找到需求。
今日欧美盘数据/事件前瞻
17:00 德国8月ZEW经济景气指数前值-14.7 预测值-14.7
17:00 德国8月ZEW经济现况指数前值-59.5 预测值-63
17:00 欧元区8月ZEW经济景气指数前值-12.2
17:00 欧元区8月ZEW经济现况指数前值-44.4
通过调查投资机构情绪,反映出乐观与悲观的投资者比例。比如,30%的参与者表示经济形式在当前有所好转,30%表示没有变化而40%表示经济形式已经恶化,则ZEW经济现状指标的值为-10,即数据为正意味着乐观者比重超过了悲观者将利好或可看涨欧元,数据为负意味着悲观者比重超过了乐观者,则利空或看空欧元。
20:30 加拿大7月CPI月率前值0.10% 预测值0.30%
20:30 加拿大7月CPI年率前值2.80% 预测值3.00%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衡量消费品和劳务价格变化的指标。CPI从消费者的角度衡量价格变化。 它是衡量加拿大购买趋势变化和通货膨胀的重要方法。 如果指数比预期更高,则应认为加拿大元强势/看涨(通常对抗通货膨胀的方法就是提高利率,这可以吸引外资),而如果指数比预期更低,则应认为加拿大元弱势/看跌。
20:30 美国7月零售销售月率前值0.20% 预期值0.40%
零售销售(Retail Sale),是零售销售数额的统计汇总,包括所有主要从事零售业务的商店以现金或信用形式销售的商品价值总额。服务业所发生的费用不包括在零售销售中。零售数据对于判定一国的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为零售销售直接反映出消费者支出的增减变化。
20:30 美国8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 前值1.1 预期值-1
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NY Empire State Index)是纽约联储公布的指标。制造业指数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指数,它与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工业生产指数等共同构成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20:30 美国7月进口物价指数月率 前值-0.20% 预期值0.20%
进口价格指数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时段内,所进口商品的平均价格变化的一种指数。进口物价指数,可能会对未来通胀产生影响。如果生产企业无法消化进口商品的物价上升,最终将推高产品出厂价格,并传到至最终消费领域,推高通胀。但因从进口物价传到至最终的消费者物价有一段漫长的过程,因此对市场影响相对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