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6 09:46 已有: 人阅读
昨日行情
A股三大指数上一个交易日集体收涨,截至收盘,沪指涨3.03%收复2900点,深成指涨2%,创业板指涨1.45%,北证50指数涨0.61%,沪深两市成交额8914亿元。两市超4800只个股上涨,北向资金净买入62.93亿元。板块题材上,中字头股票掀涨停潮,上海国企改革、房地产开发板块持续爆发,油气开采及服务、数据确权等板块涨幅居前。
今日盘前重要公司新闻
1、国家能源局发布56个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十大新型储能技术入选近30家上市公司入局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2024年第1号公告,决定将“山东省肥城市300MW/1800MWh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等56个项目列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涵盖锂离子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重力储能、飞轮储能等10种技术路线。
2、特斯拉2023年营收增长18.79% 毛利率水平被比亚迪和理想追赶
全球电动车巨头特斯拉交出最新年度“答卷”。1月25日,特斯拉披露2023年全年财报,公司在生产、交付和营收等方面保持增长,完成了180万辆新车年交付目标。不过,特斯拉第四季度的毛利率已经落后于比亚迪和理想汽车第三季度的毛利率水平。特斯拉创始人、CEO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中国车企是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在中国以外的地区也会取得非凡的成就。
3、软银再度减持阿里
1月25日,软银集团公告称,全资子公司Skybridge LLC于2020年4月使用阿里巴巴股份与金融机构签订的预付远期合约,已分阶段实施,目前已全部完成实物结算。考虑到Skybridge LLC已提前结算了这些合约,放弃了保留股份的选择权,因此软银实际已完成对阿里此部分股份的减持。
4、新能源行业2023年业绩分化:光伏预喜锂电承压
过去一年,光伏、锂电两大新能源赛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留下相似的轨迹——长期行业前景广阔,短期结构性产能过剩。然而,在机遇与挑战之下,这两大行业的上市公司却以不同的应对策略交出不一样的2023年“成绩单”。
5、经营性物业贷款资金“松绑” 上市房企热议产业发展新模式
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在业内人士看来,该项政策的出台有望为那些持有经营性物业的房企带来利好,以这些经营性物业作为增信工具,既有助于房企盘活存量资产,降低银行风险,又可增加房企流动性,提振市场信心,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受此影响,1月25日,房地产板块表现活跃,光大嘉宝、新黄浦、锦和商管等股票涨停,新城控股、绿地控股、万科等个股涨幅超过5%。
机构策略分析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固态电池具有安全性更强、能量密度更高、工艺更极致等多方面优势,符合大容量二次电池的未来发展方向。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路线,已经处于量产前夜。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分别将达38GWh、509GWh。在半固态电池→准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这一产业化路径中,液体电解质的含量会逐步降低,硅基负极等材料的渗透率会持续提升,隔膜环节亦将发生变革,而软包电池的市占率有望逐步提升。整体而言,建议重点关注三条投资主线:1)固态电解质是固态电池的核心环节,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中最为受益,建议关注固态电解质研发及产业化进程较为领先的企业;2)固态电池可以匹配更高容量的正负极材料,其产业化进程将会进一步拉动硅碳负极等材料渗透率的提升,建议关注布局硅碳负极各个环节的相关企业;3)在电池环节,建议关注产能布局领先、有望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半固态电池企业。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央企是稳经济,稳资本市场的领头羊。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是继“一利五率”后央企吸引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有望开启新一轮行情。这要求及时通过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地回报投资者。同时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多重政策催化下,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中特估”新一轮机会,策略上关注分红、股票回购、并购重组等思路。
华金证券研报指出,喜剧为主的春节档期,恰逢“最长假期”,叠加全国多地文旅持续发力催化赋能,多点开花有望助力春节档电影票房攀升,长效赋能影视产业持续复苏。建议关注:上海电影、中视传媒、光线传媒、中国电影、横店影视等。
今日金股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