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水电2023年度ESG报告:温室气体排放量为零

发布时间:2024-06-10 06:11 已有: 人阅读

  目前,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3年ESG报告。品牌价值研究院发现,部分清洁能源企业ESG报告披露没有温室气体排放或不公布相关数据。

  华能水电日前发布的显示,公司清洁能源装机容量比重为100%,生产过程无二氧化碳排放。在报告末尾的关键绩效表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数据披露为“0”。

  
 

  视觉中国图

  针对这一情况,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施懿宸接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副院长王凯也认为,清洁能源机组在建设和运营、维护、更新以及设备替换等过程中,也可能需要消耗能源,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数据直接标为零,失之偏颇。

  4月27日,华能水电发布了2023年度环境、社会和管治报告。报告称,公司装机全部为清洁能源机组,生产过程无二氧化碳排放。在报告末尾的关键绩效表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数据为0。

  施懿宸认为,华能水电ESG报告中的说法并不完全科学和准确。“首先,虽然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在发电过程中确实不直接产生二氧化碳排放,但整个生命周期中仍会涉及温室气体排放。例如,建设水电站、维护和运营设备、人员交通等环节,都会产生一定的碳足迹。此外,水电站水库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甲烷等温室气体。完全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标为0,忽略了这些间接排放和全生命周期的排放,可能导致报告的不完整和误导性。”

  王凯也有同样的看法。

  “清洁能源机组在建设和运营、维护、更新以及设备替换等过程中,也可能需要消耗能源,如购买建材、燃料等,从而产生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因此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数据直接标为0,失之偏颇。”王凯如是表示。

  在清洁能源行业,和华能水电类似披露的上市企业并非个例。比如,黔源电力也在中表示,公司开发建设水电和光伏电站等清洁能源项目,未涉及温室气体、硫化物、氮化物等大气污染排放物。

  针对这一情况,施懿宸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洁能源企业对自身环保优势的重视和宣传,但同时也显示出企业对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和披露的理解不足。

  施懿宸向王凯认为,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只能代表范围1的排放。他说:“清洁能源企业虽在减少直接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有显著优势,但仍需关注核心生产过程之外其他运营过程所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公布相关统计数据。”

  事实上,也有不少清洁能源企业对碳排放数据进行了披露。比如 ,水 电 龙 头 长 江 电 力不仅公布了温室气体排放量总数,还公布了范围1和范围2的排放量。其中,长江电力温室气体范围2的排放量占比高达95%,是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上述长江电力发布的显示,长江电力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为公司化石燃料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包括公司车辆使用汽油,后勤服务使用柴油、天然气等。范围2为净购入电力转换为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为公司总部办公楼存在外购电量。

  那么,温室气体排放包括哪些方面?上市公司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披露规范?前不久,三大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为相关披露提供了框架。

  相关指引提出,披露主体应当核算并披露报告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并将不同温室气体排放量换算成二氧化碳当量公吨数。披露主体应当披露温室气体范围1排放量、范围2排放量,鼓励有条件披露主体披露温室气体范围3排放量。同时,相关指引还鼓励有条件的披露主体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公司温室气体排放等数据进行核查或鉴证。

  王凯建议:“上市公司可以参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中关于温室气体排放和减排措施的披露要求,提供全面、准确和可比的信息。”

  施懿宸则进一步建议,上市企业在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时,还可以参考一些国际公认的披露规范,如、全球报告倡议组织标准,以及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标准等,尝试对范围1、范围2和范围3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全覆盖。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华为通过Huawei Band 6更新了其入门级健身追
  • 英特尔希望在六到九个月内开始为汽车公司生产
  • 微信支付分怎么先用后付款 教你微信支付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