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的东莞:李志良与城市的青春叙事

发布时间:2024-06-19 22:03 已有: 人阅读

  近日,由东莞市文明办主办的“寻找2亿分之一—邀您故地重游”活动正式启幕,面向全网征集关于东莞的时光影像,讲述照片背后关于奋斗、温情、城市变化的故事。

  6月6日,作为土生土长的东莞人,李志良亲历了东莞从“鱼米之乡”的农业小城到世界级先进制造基地的华丽蜕变,在他看来,正是这些充满朝气的“2亿分之一”的付出与努力,共同铸就了东莞改革开放46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青春的印记 无名之辈折射城市生机与活力

  在李志良眼中,东莞既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缩影”,如同在这座城市奋斗过的人一样,充满朝气,青春昂扬。

  在童年记忆里,李志良的家乡长安镇曾是一个偏远且发展滞后的地方,水电资源匮乏,属于大家口中的“水尾”“电尾”。然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长安镇凭借其紧邻深圳和中国香港的地理优势,迅速崛起成为东莞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长安镇已成功蜕变为东莞经济的佼佼者。

  从小就对摄影充满向往的李志良,在1999年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台相机,从而开启了自己的摄影人生。在拍摄对象的选择上,李志良对“东莞制造”情有独钟,从长安镇的玩具工厂到松山湖科学城的高能级实验室,多年来,李志良走过了东莞大大小小的工厂车间、高新技术企业,透过镜头不断地观察、思考和捕捉东莞制造业的发展和变迁。

  在中,李志良特别提到了他创作的一幅作品,这幅女工肖像是通过铂金工艺精心制作的。多年前,他曾在步步高小天才工厂寻找创作灵感时,被一位新入职的女工所吸引。尽管通常不会打扰拍摄对象,但这次他却特意邀请这位女工在工厂车间拍摄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女工,眼神中透露出青涩与生机,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李志良运用黑白铂金工艺对照片进行了艺术加工,赋予了这幅作品独特的永恒之美,象征着青春与变革的不朽精神,深刻展现了东莞充满朝气的特有魅力。后来这张照片成为了第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作品中的其中一幅作品。

  李志良表示,尽管他未曾知晓这位女工的姓名,但她作为东莞奋斗者中的一员,代表了那“2亿分之一”的群体。正是这些年轻人通过不懈努力,为城市的繁荣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理应得到这座城市的尊敬与感激。

  创新的脉搏 微观视角展示城市科技与未来

  海伦曼泽说过:“视觉艺术的极致,在于利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难以具体化的感情。”在进行摄影创作时,摄影师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审视被摄对象,对其进行审美改造和艺术加工,并最终自然地渗透进自己的态度、情绪和意境。

  在讨论作品创作时,李志良强调了观念更新与美学融合的重要性。他认为,一幅真正吸引人的摄影作品不应局限于传统框架,而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实际拍摄过程中,他不仅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先进制造场景展现出浓厚的兴趣,更热衷于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打造出极具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

  
 

  在一家石材厂的过程中,李志良被一台机械手臂搬运石材的动态场景所吸引。他摒弃了传统的单次拍摄方法,连续拍摄了300多张照片,最终精选出100多张进行了合成。这幅运用大胆创新手法和充满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作品一经面世,便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李志良向
 

  这些富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同样是推动东莞发展不可或缺的“2亿分之一”。李志良认为,为了充分激发每个人的潜能,我们需要扮演好“服务者”的角色,为年轻人打造一个适合他们成长和施展才华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作为东莞的本土摄影师,作为“东莞制造”的亲历者,李志良对“东莞制造”充满信心。他表示,他将以自己在方寸之间的描绘,让他的作品围绕“东莞制造”,用直击心灵的影像,为崭新的时代立传。

  
 

  
 

  李志良,中国工业摄影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摄协策展委员会主任、东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主编国内第一本镇域摄影志及等个人摄影志,参与策划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全国摄影大展,策划中国长安摄影周、东莞制造摄影工作坊等。2019年入选“艺起来——东莞文艺名家推广计划”,2022年获评“第四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作家艺术家”。

  个人代表作品有等专题。其中于2017年参加大理国际影会展出,个人获得最佳摄影师提名奖;“牵引线—李志良东莞制造摄影展”2018年在中国摄影展览馆展出,其以东莞制造为题材的系列作品《牵引线年获评第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华为通过Huawei Band 6更新了其入门级健身追
  • 英特尔希望在六到九个月内开始为汽车公司生产
  • 微信支付分怎么先用后付款 教你微信支付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