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27 17:33 已有: 人阅读
6月14日,央行发布了2024年5月信贷和社融数据。尽管信贷表现较弱,但在政府债券融资和企业债券融资拉动下,5月新增社融规模为2.07万亿,结束了上月罕见的新增社融为负的现象,同比多增5092亿元,环比大幅多增2.14万亿元,社融增速回升至8.4%。此外,市场关注的狭义货币供应量继续低位运行。5月末M1余额64.68万亿元,同比下降4.2%,较上月末下行2.8个百分点。 前5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新增信贷延续低位
分部门来看,5月企业单位贷款增加7400亿元,同比减少115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20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00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572亿元,环比分别多增2900亿元、900亿元和-4809亿元。 而住户贷款仅增加757亿元,远低于去年同期的36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4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14亿元。多位专家认为,5月新增贷款同比大幅少增,既有信贷“挤水分”的因素,也折射当前企业和居民信贷需求依然不足。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团队认为,从结构来看,零售贷款依然偏弱,居民购房意愿下滑对中长期居民贷款的影响还将持续,“五一”假期也未能带动居民短贷增长;而对公贷款方面,中长期贷款连续三个月同比少增,结合5月制造业PMI重回荣枯线下方,背后指向企业盈利空间收窄,生产投资意愿边际降温。
值得注意的是,5月票据融资规模较高。明明认为,虽然这存在一定的“冲量”因素,但也应当辩证看待票据融资在信贷总量中的占比变化,正视票据对于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作用,预计未来票据融资的规模和占比都有提升的空间。 受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融资拉动,新增社融扭转颓势 5月新增社融规模为2.07万亿元,结束了上月罕见的新增社融为负的现象,同比多增5092亿元,环比大幅多增2.14万亿元,社融增速回升至8.4%。多位专家表示,在信贷表现较弱的背景下,5月社融同比大幅多增,主要受政府债券融资和企业债券融资拉动。 王青提到,5月国债到期量从上月的1.18万亿大幅下降至3100亿,而当月超长期特别国债开闸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共同推动政府债券融资从上月的负增937亿回升至正增1.23万亿,同比多增6682亿。 除政府债券外,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近期企业和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加快,对社融增速形成稳定支撑,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财政政策正加快落地,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不断优化。后续,伴随专项债继续放量提速、超长期特别国债延续发行、表内贷款投放企稳,年内社融增速或呈现先升后降的震荡走势。 截至5月末,M2和M1增速“剪刀差”扩大至11.2个百分点 5月末,广义货币余额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余额64.68万亿元,同比下降4.2%,较上月末下行2.8个百分点。5月末,M2与M1增速“剪刀差”继续扩大。
明显偏高的M2与M1增速“剪刀差”表明,当前亟须通过有效刺激内需、提振实体经济活跃度,特别是推动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等方式,激发经济内生增长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