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30 09:07 已有: 人阅读
对药店的利润空间影响很大,药店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但他也没想到,“刺痛”他的是陈青的单体药店,他俩既是同行,也是老乡。 李老板的药店在长沙西站附近。但与陈青不同,李老板入行时赶上了药店红利期。20多年前,这里是长沙城西的主要交通枢纽,去往张家界、常德、吉首等湘西地区都在此中转,背后有大片居民区,人流量很大。 这间守着“黄金位置”的药房,成了李老板发家的“根据地”。在七八年前巅峰期,药房每天营业额都超过2万元,靠着药房赚钱还买了一栋楼。但现在一个月下来不到10万元,毛利也很低。 李老板不禁感慨,幸亏当时买了楼才省了现在的药房租金。另外,人工成本也算有优势,单体药店要求有两名执业药师,李老板和妻子通过考试拿到从业资质,只需再请一名员工就能运转。 政策监管越来越严,竞争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围的药店从4家变成了30家,大部分还是头部连锁,很多药的零售价比李老板的进价还低。而且连锁药店引流的花样多,运营效率高,他没有开通外卖服务,也没有进行会员管理,只能看着客户流失。 李老板觉得自己也在“与时俱进”运营门店。去年李老板的药房成为门诊统筹药店后,吸引了一批慢病顾客,但普药、集采品种几乎没利润空间,有时甚至是亏本卖。不过,他觉得这些顾客形成购买习惯以后,总会带动其他药品的销售。 这几天大家都在讨论药品比价,李老板却有了退休的想法,打算再坚持五年就关店养老。随着属于单体药店的辉煌时代谢幕,药品零售的规则也在信息差被打破后重构,龙头药房的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对于陈青这样的小药店老板来说,线上是一个突围和生存下去的渠道。但对于已在线下占据规模优势的大型连锁药房而言,线上是一个利薄但又不得不参与的赛道。 据正是因为线上渠道的冲击,这家旗舰店的实际面积如今已缩减至初设时的一半,另一半租给别人开中医馆了。 因此,当看到前述函件时,大型连锁药房的老板们心里一凉。这不仅意味着线上渠道“打到了家门口”,更是要将自家的武器库搬出来一一比拼。在某连锁药房看来,对标“即送价”,不仅是国家医保局有史以来的首次,也是国家部委第一次将外卖、电商平台的商品定价作为监管依据。 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专家晁宁接受该函件出台前,部分地区医保局已陆续开通“医保价格通”系统,已实际开展了药价比对工作,线上药品价格也纳入了参考比较范围。晁宁说:“可能很多业外人士认为卖药很赚钱,但从上市连锁药房企业的财报可以看出来,其实这些企业的利润率并不高,净利润常年都是个位数,而小药店和小连锁药房未来生意更难做。”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多家医药零售头部企业均表示影响有限或长远来看利好行业,但资本市场的反馈并不乐观。5月29日至6月14日,大参林收盘价跌幅约14.34%,老百姓收盘价跌幅约10.58%,益丰药房收盘价跌幅22.69%,一心堂收盘价跌幅20.02%。
实际上,无论是医保局约谈一心堂,还是出台线上比价文件,初衷都是督促药价回到合理范围,维护医保基金的安全使用。
晁宁认为,线下药店怕的不是跟线上渠道比价,而是担心按线上价格“一刀切”,用线上最低药品价格作为参考,忽略不同地区之间的成本不一致而导致的合理药价差异。 在他看来,如果完全将线上药品价格作为门诊统筹药店医保药品零售价的参考,有片面之处。“平台在建立之初,会砸钱吸引流量、培养消费习惯,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大促、返券等优惠。因此很多平台上的药品超低价,是平台补贴或引导而来,不是正常的价格形成机制。” 中信证券陈竹团队在研报中指出,部分药品线下实体药店售价比线上更贵,原因可能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线上平台竞争加剧,采取如返利、满减、优惠券等方式促销;二是由于实体药店运营成本较高,需要付出较高的人员薪资和房屋租金、水电费。陈竹团队认为,严格监管线上线下药店药价,并不是简单地要线下药品价格和线上完全相等,或是一味寻求低价,而是发挥市场作用,消除信息差带来的价格歧视,让实体药店、网络药店在实现合理盈利的同时,确保消费者享受到药店特有的用药服务。 晁宁也强调,不管是此前的一系列政策还是本次专项行动,初衷都是维持合理药价。“一些药厂已经认识到网上不合理极端低价药品的危害,开始主动作为,整顿自身的药品供应渠道。所以长期来看,最终药价一定会回到合理水平,既不会出现不合理高价,也不会出现极端低价,而是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最终走向合理。”他建议,在寻找合理药品价格的过程中,真正让市场成为主导,政府适时做好规范和引导,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实现既定政策目标。 一位不愿具名的连锁药房高管则对未经许可禁止、、及镜像等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