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19 15:23 已有: 人阅读
博将控股有限公司再次向IPO发起冲击。 近日,博将控股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光大证券国际和德意志银行担任其联席保荐人。 与大多数VC/PE不同的是,博将控股重点服务对象是高净值人群,其投资者约有97.8%是个人投资者。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博将控股管理80只基金,管理规模为102亿元。 此次招股书主要更新了博将控股2023年的业绩情况。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博将控股共管理80只基金,管理规模为102亿元人民币,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博将控股收入分别为2.15亿元、2.12亿元和1.55亿元人民币,相对应期间的净利润分别为0.99亿元、1.07亿元和0.44亿元人民币。 与大多数VC/PE不同,博将控股把高净值人群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招股书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博将控股外部基金投资者共有1500名,其中约97.8%是个人投资者。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从资产管理规模来看,博将控股是中国第二大专注服务于高净值人群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 据悉,博将控股在管基金分为多个基金系列。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其基金实现了14.7%的整体内部收益率,低于2022年的18.7%。对此,博将控股解释称,是相关投资组合公司的公允价值下降。在这些基金系列里,创富系列表现突出,对应IRR、NIRR、MOIC、DPI、TVPI 分 别 为 18.6% 、17.9%、3.1倍、77.2%和3.0倍。不过,包括创富系列在内的9个系列基金,尚无一实现DPI回1。 事实上,这并非博将控股第一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2023年6月,博将控股就首次向港交所递表,但2024年1月,其上市申请材料显示为“失效”。 彼时,与博将控股一同冲刺港股“VC第一股”的还有天图投资。 2023年10月,这家深圳老牌人民币基金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成为首家“新三板+港股”两地挂牌的本土创投机构,颇受市场瞩目。不过这一年,天图投资经历了从盈利到巨额亏损的痛苦转变。 据其披露的2023年度业绩,2023年天图投资营收为4461.4万元,同比微降2.98%,而净亏损高达8.76亿元,2022年其净利润为5.33亿元,同比降幅高达264.32%。 对于转盈为亏,天图投资方面称主要是由于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导致投资组合公允价值下降。 “创投机构上市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近年来,各地政府和监管机构都在积极推动和支持创投机构上市,希望匹配更多长期资本投入创新创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市不仅能为创投机构带来资金募集的便利,还能促进机构规范运作,提升品牌知名度,此前不少机构都在积极探索。”深圳一家VC机构合伙人告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