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首歌、每句词都是我亲手写的”曾经的数学老师变身“歌词大师

发布时间:2024-09-06 12:32 已有: 人阅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暑期,研学游持续升温。来到成都,除了吃火锅、看大熊猫,一出赛博国潮大剧,也吸引了全国学子们的目光。

  “从去年暑期到今年暑期,我们接待各地研学学生多达3万人。今年暑假整个7月,也有近万名学生来到妙剧场观看这部演出,作为他们的研学课程。”妙剧场负责人陈沁对“一部既要讲透成都,又要能让观众看得懂、记得住、留得下的沉浸式文旅演出。”就是妙剧场
 

  演出现场 主办方供图

  作为成都唯一的270度环形剧场,妙剧场中呈现的有高难度的威亚特技和酷炫的声光电舞台。通过剧中人物的层层游戏闯关,将成都的故事娓娓道来——古蜀文明、文翁办学、李冰治水、南丝绸之路等历史元素,与美食、休闲、方言、川剧等城市生活特色,在中融合。

  够成都、够新潮

  很难用一句话形容到底是什么,因为它不同于现在市面上的任何一台话剧、歌舞剧。

  据陈沁介绍,的缘起基于在大运会期间展示成都的“命题作文”。“我们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深入挖掘成都的历史文化,以此充分展现这座城市的底蕴;其次我们希望做一部年轻人喜爱的作品,所以锁定了赛博国潮的风格。第三是结合妙剧场的特点,它是成都唯一一个270度的环形剧场,不同于传统的镜框式舞台,它更像是一个秀场。再加上威亚、升降舞台和灯光等设施设备,这部剧一定要酷炫。”

  
 

  主办方供图

  以游戏闯关的方式拉开帷幕,讲述了三个新成都人的奇幻故事,三个新成都人也是观众的“向导”,随着游戏的进行,一部关于成都的画卷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

  包罗万象的,堪称一部舞台上的成都百科全书。如果你是“成都元素集邮爱好者”,这里能采集到茶馆、采耳、火锅、熊猫、麻将和蜀锦;如果你是一位热爱成都美食的“吃货”,这里告诉你成都有担担面、钟水饺、龙抄手和糖油果子;如果你想挑战四川方言听力十级,这里有蜀地童谣、四川方言说唱;如果你是“硬核历史控”,在这里也有李冰治水、文翁石室的故事等着你来挖掘⋯⋯

  “总结来说,就是‘够成都、够新潮’。”邱焱表示。

  不止川剧变脸,成都文旅演出百花齐放

  带着“表达成都·展现成都”的要求,把成都这座2300多年“名未易、址未改”的城市进行了深入剖析,从四个维度解读了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城市密码,分别是安逸、文明、包容、进取。

  “这四个关键词是我对成都的解析——成都有良好的自然禀赋,好山好水才能‘安逸’,我的老家大巴山就没那么安逸。文明、包容,是这座城市千百年来的文化交融。”邱焱告诉近两年,头部明星的演唱会一票难求,让人感到浓浓的消费热情。但线下演出的市场不止于此,专业剧场仍普遍面临生存之困。

  从2023年3月到现在,一共演出了300多场。在谈到目前的市场反响时,陈沁表示:“目前我们能做到现金流平衡,票房收入能养活团队。但因为剧目的设施设备等前期投入很大,要想整体收回成本还需要一段时间。”

  “在成都的文旅市场里,川剧演出占到了百分之七八十的比例。火起来后,我们旁边也新生了六台演川剧的小剧场,竞争非常激烈。”陈沁说:“川剧在外地游客心中是一枝独秀,我们希望成都的文旅演出市场百花齐放,呈现出一种新的讲故事方式。”

  
 

  演员谢幕 让主创们感到欣慰的是,成为外地“亲子游”“研学游”的精品项目。“‘花重锦官城,来了就是成都人’这句台词在外地游客中叫响了,给世界递上一张成都名片。”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华为通过Huawei Band 6更新了其入门级健身追
  • 英特尔希望在六到九个月内开始为汽车公司生产
  • 微信支付分怎么先用后付款 教你微信支付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