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06 09:27 已有: 人阅读
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就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工作思路专门回答了在业内人士看来,明确了市值管理的正确打开方式,上市公司要结合实际情况依法合规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股份回购等方式,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提升。
视觉中国图 值得一提的是,还特别将北证50成分股也纳入了主要指数成分股公司,这意味着未来市值管理也将是不少北交所上市公司重点关注的事项。 对此,某券商相关部门负责人指出:“以前市值管理是一个充满灰度的词语,一般市场上说干市值管理的都是私募游资,基本是通过二级市场帮老板搞代持、炒作、拉股价以期减持的,有见不了光的事。今年来有关市值管理的重磅举措接连出台,9月24日吴清对市值管理表态,算是给市值管理正名了,从灰度贬义变成一个中性褒义的词汇,也明确了市值管理的正确打开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第八条和第九条就主要指数成分股公司和长期破净公司两类“关键少数”群体作出专门要求:一是主要指数成分股公司应当制定并经董事会审议后披露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并就市值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中进行专项说明。二是长期破净公司应当披露估值提升计划,包括目标、期限及具体措施,长期破净公司应当至少每年对估值提升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及时完善,经董事会审议后披露。长期破净公司应当就估值提升计划执行情况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中进行专项说明。 上述主要指数成分股公司是指: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公司;科创50、科创100指数成分股公司;创业板指数成分股公司;北证50指数成分股公司;证券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情形。长期破净公司,是指股票连续12个月每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其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的上市公司。 据统计,在主要指数成分股公司中,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破净公司占比较高,截至9月24日收盘破净个股数量达到了55只。其中不乏不少长期破净标的,PB<0.5的公司多达14家,如中国铁建、光大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北京银行、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上海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等。而这些长期深度破净的上市公司大多集中在银行、建筑等传统行业。 虽然目前上述上市公司尚未改变长期破净的局面,不过自2023年以来,相关央国企上市公司在投资者关系工作上的改进也有目共睹。 “我们之前发布的‘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中就有关于市值管理的规划。根据最新的监管要求,我们会再进一步的细化。未来条件成熟的话会提交发布公告的。”该人士指出,目前公司市值管理的总体思路大致分几个部分,“第一个就是关于我们的生产经营这块,现在也是在按照年度的目标计划去努力实现。第二就是信息披露工作,以及分红等举措。另外,我们还在研究论证此次提出的其他市值管理措施。” 浙商银行有关人士向有分析认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加强优化市值管理,既有利于企业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增厚股东回报,也有利于及时提振投资者信心,这些均蕴含着二级市场的潜在投资机会。 作为专业市值管理服务商,荣正集团董事长郑培敏对当前上市公司对于市值管理的关注度升温有较深的感触。“今年以来企业对市值管理的咨询就大幅提升了,可能是往年的五到十倍的需求。9月24日监管明确了长期破净公司、主要指数成分股公司,必须要有市值管理的制度。” 不过他也坦言,现在A股上市公司做市值管理存在着一些难点、痛点,“难点痛点首先第一是认知层面,市值管理是一个合法合规的过程,而不是伪市值管理,不能用违法手段。第二是它的边界,应该有哪些动作。我觉得,A股上市公司董事会、实控人的资本运作水平,虽然有好的,但总体而言还比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