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10 01:16 已有: 人阅读
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 研究所特色化定位成难题 近几年来,卖方研究行业成了香饽饽,明星分析师跳槽不断出现,不少券商尤其是中小券商纷纷投入资源,大举组建研究所。 而信达证券无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回望过去三个完整年度的佣金收入,就是最好的证明。 Wind数据显示,2021年度,信达证券研究所的佣金收入达到了2.2369亿元,同比增长148.74%,排名第30位。而在2020年度,信达证券年度佣金收入仅有8995.77万元,同比增长454.98%,排名第34位。而在2019年信达证券佣金分仓收入仅为1621.63万元,排名第50位。 信达证券的市场化改革中,其研究所扮演着突围者的角色。自2020年起,一直以对集团内部服务为主的信达证券研究所,全面开启卖方服务之路。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信达证券研究所分别从中信证券、广发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国金证券等挖掘了大量的人才,研究团队人数不断扩张。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以来,发力研究所的券商数量大幅增加,同时在寻找自己的特色化“研究道路”,也进一步加剧了研究人才的缺口。有些分析师一年内更是多次跳槽,更换新东家。新的问题也由此而来,外部挖掘而来的优秀人才,如何能够长期停留,并形成合力成为了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以往承诺的激励机制、考核措施能不能兑现,能不能持续,股东能不能给予长久的支持,研究所定位是否合理都很关键。券商的核心竞争力是人,研究所更是如此,关键是机制和管理以及研究所的定位能不能留住人。”前述券商分析人士进一步表示。 优质的研究产出,一直都有市场。尽管2022年A股市场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公募基金的赚钱效应随之下滑,卖方研究的基金分仓自然会受到冲击。但从长期来看,A股机构化仍在加速。券商研究所对内服务于集团,扮演好协同的角色,对外仍需要不断地开疆拓土,寻找潜在的客户,推出新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