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

发布时间:2022-07-01 02:10 已有: 人阅读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

  加大普惠小微贷支持力度

  

  一季度例会中对应的表述为:“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另外,在结构性货币政策表述方面,二季度例会指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精准发力,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用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降准和降息未来仍有空间

  会议还指出,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加强预期管理,把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

  周茂华表示,目前,全球疫情影响尚未完全结束,地缘冲突,全球供应链与产业链较复杂化,加之极端气候频发,国际能源、粮食和工业原材料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剧烈;国内经济面临的既有需求方面问题,也有供给冲击,考验宏观经济调控智慧;此外,政策要“对症下药”,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下半年,我国宜坚持‘以我为主’同时‘内外兼顾’的货币政策操作,继续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通过总量政策重点解决总需求不足问题,通过结构性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温彬称,降准和降息对于“稳增长”具有积极作用,未来仍具有一定空间。8月、9月中期借贷便利的到期量较大,银行间资金面将会逐步收敛,需要央行加强流动性投放予以对冲。可通过降准置换到期MLF,释放长期资金,降低银行体系资金成本,不仅可以引导LPR利率下行,而且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政府债券配置,降低地方政府融资和再融资成本,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作用。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华为通过Huawei Band 6更新了其入门级健身追
  • 英特尔希望在六到九个月内开始为汽车公司生产
  • 微信支付分怎么先用后付款 教你微信支付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