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开市三周年,科创板先进性体现在这六大方面

发布时间:2022-07-21 19:25 已有: 人阅读

  科创板将迎来开市三周年。近日,科创板将共有上市公司439家。截至6月30日,科创板IPO融资总金额6235亿元,分别占同期上海市场的67%和58%,总市值为5.4万亿元,开市以来累计成交金额23.3万亿元。集聚了一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科创企业,“硬科技”成色逐步显现。改革的“试验田”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在发行、上市、交易、退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形成了可可推广的经验,为创业板等存量市场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市场流动性水平与其板块定位、投资者适当性、交易制度安排等基本适配,市场估值呈现优质优价、龙头溢价特征,促进了市场结构和生态的深刻变化。

  科创板上市公司家数已达420家,但同时有157家申报企业终止了审查。对于申报公司,监管层最关注的点是什么?终止公司有没有出现某些较为集中的特征?

  上交所: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基于科创板定位,重点关注申报企业是否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从过往实践来看,终止审核企业涉及科创属性、信息披露、财务、法律等多种问题和情形。如财务问题:有的是“踩线”上市标准或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且收入快速增长的合理性未能充分论证;有的是经销、代销业务收入或境外销售大幅增长的合理性披露不充分、真实性存疑,中介机构核查不到位;还有的是收入确认依据不充分、研发投入核算不准确、毛利率与可比公司存在显著异常。再如法律问题:有的涉及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对发行人构成重大不利影响;有的涉及对核心资产及核心业务的控制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有的涉及股东穿透核查或实际控制人认定依据不充分;还有的是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表明诉讼及专利无效宣告事项,不构成对持续经营的重大不利影响。

  总体来看,注册制下的科创板审核,相关主体应各归其位、各尽其责。发行人要“讲清楚”,承担第一位主体责任,对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负责;中介机构要“核清楚”,对信息披露进行核查验证,承担好把关责任;审核机构要“问清楚”,从投资者需求出发,督促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保证信息披露的合规性,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NBD:前已有12只科创50ETF产品在境外多地上市,为海外投资者开辟了投资科创板的新通道,在服务海外投资者方面,未来还会有哪些举措?

  上交所:科创板开板以来,国际投资者参与科创板的程度持续提升。在服务境外投资者方面,上交所连续3年举办科创板国际路演活动,并通过上交所国际投资者大会、国际投资者走进科创板公司活动、英文网站等渠道,助力国际投资者深入了解科创板市场。未来,上交所将持续加强与国际投资者的交流沟通,继续丰富活动的形式、提高推介频次,为外资调研科创板公司提供便利渠道,为国际投资者和科创板公司搭建有效沟通渠道,进一步提升科创板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NBD:全部科创板公司在2021年年度报告中专节披露了ESG相关信息,逾90家公司单独编制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ESG报告。您认为披露的意义是什么?

  上交所:为落实新发展理念要求,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科创板重视并鼓励上市公司积极披露ESG信息。2021年,科创板396家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均在年报中披露ESG信息,95家科创板公司单独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或ESG报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一是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引导上市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双碳目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大时代背景下,ESG理念能够赋能绿色经济,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通过鼓励和引导ESG信息披露,推动科创板公司贯彻落实好国家新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响应扶贫抗疫、“双碳”等号召,做到负责任、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是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向投资者展现ESG投资价值。ESG信息披露要求上市公司构建ESG治理体系,将ESG融入公司战略规划中,引导其在关注经济效应的同时综合考虑环境与社会效益影响,提高上市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多维度向投资者展现投资价值。

  三是加强外资吸引力,提升科创板上市公司国际化水平。当前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将ESG投资作为主流投资标准之一,包括全球三大指数机构在内的多家机构均出台了ESG评价体系,并推出相关的投资产品。加强ESG信息披露有助于助推ESG实践在国内落地,吸引更多外资关注,更好地向国际投资者传递科创板投资价值。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华为通过Huawei Band 6更新了其入门级健身追
  • 英特尔希望在六到九个月内开始为汽车公司生产
  • 微信支付分怎么先用后付款 教你微信支付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