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指航向 文明实践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2-08-06 09:12 已有: 人阅读

  大庄村位于武山县龙台镇北部,现辖大庄、贾湾、王坪、大坪、东梁5个自然村,辖306户1442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大庄村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建强基层组织、夯实思想基础、推动乡村建设、涵育文明风尚、激发乡村活力、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品牌培育、融合带动、多元发展”的有效路径,着力打通宣传、教育、引导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与基层组织建设相融合,党建引领激活力。不断健全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长和志愿服务队队长的工作组织机构,积极构建“基层党建+文明实践”融合推动模式,全村34名党员全部加入志愿服务队,引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根据实际成立有事好商量、劳务输转、环境治理、文娱志愿、普法宣传、巾帼志愿、乡风建设等7支志愿服务小分队,注册志愿者187名,占到全村总人口的13%。同时把文明实践和党员分类管理、“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党员述职评议等相结合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与思想政治建设相融合,理论铸魂夯根基。依托理论宣讲孵化工程实施,充分发挥“百姓宣讲团”作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和乡村大喇叭、村级群等积极搭建理论传播平台,形成理论主课堂、宣讲分课堂、网络微课堂、文艺红课堂、一线活课堂的宣讲格局,打造“田间课堂”“庭院课堂”“墙根课堂”“课堂”“妇女课堂”“儿童课堂”等基层宣讲模式,积极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累计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宣讲120余场次,服务群众2000多人。

  与实施乡村振兴相融合,产业带动促发展。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始终着眼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把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农民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构建“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志愿服务”的方式,带动群众增信心、提素质、强能力,引导群众种植油菜、胡麻等油料作物400多亩、万寿菊300多亩、苦水玫瑰20亩,建成以特色种植为主的观光旅游产业园,实现“以旅兴农、农旅一体”的发展模式,增加群众收入90多万元。

  与基层社会治理相融合,平台创新聚共识。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为有效调配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依托,通过“1+4”模式设立村民议事厅,优化整合“党员活动室”“人大代表之家”“协商议事室”“综治中心”等阵地,推动阵地共建、队伍共联、活动共育、资源共享,做到常规事项“一月一议”定期议,急办事项“一事一议”随时议,引导群众通过基层民主议事表达诉求、化解矛盾、增进共识,切实通过村民议事厅议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同心圆”。

  与农村文明创建相融合,移风易俗树新风。立足文明村创建,认真贯彻《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把文明实践融入文明创建,积极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作用,推出“乡风文明十个一”,定期组织开展孝亲敬老、卫生清扫、关爱、矛盾化解等10项志愿服务,引导群众改变陈规陋习,建设良好家风,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婆婆、五星级文明户等评选及“道德讲堂”“道德模范宣讲”等活动,使文明实践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阵地、新平台,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与群众实事办理相融合,服务精准求实效。坚持群众路线增进群众感情,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和队伍,精准对接群众反映的共性需求,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难题求实效,探索“文明实践+产业发展+休闲旅游+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建成食用油加工基地并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着力打造旅游小节点、小景点,创办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建成集田园观光、乡村旅游、农事体验、餐饮娱乐、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切实增加村集体收入,在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凝聚和引导群众。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华为通过Huawei Band 6更新了其入门级健身追
  • 英特尔希望在六到九个月内开始为汽车公司生产
  • 微信支付分怎么先用后付款 教你微信支付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