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老师变身导弹专家,硬核人生见证戎耀

发布时间:2022-08-10 14:33 已有: 人阅读

  在苏州盘溪军休所有一位退休的老军人,因为国家需要,他从一名大学助教变身为导弹专家,他的名字叫胡永孚。

  “高空侦察机17次入侵大陆,飞越了13个省区侦察拍了大量的照片。”86岁的胡永孚说,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启动“两弹一星”研究计划,台湾连续派出美制高空侦察机飞往西北,刺探军事目标,“它的飞行高度可以达到2万米,而我们当时最好的战斗机歼5极限飞行高度才18000米。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可以打击高空侦察机的兵器,研制导弹十分迫切!”

  1959年,胡永孚毕业于杭州大学数学系,由于学习成绩好,毕业后被留校任助教,在概率统计教研组工作。这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国防、工农业生产结合紧密。同年10月,学校送他去复旦大学数学系进修。

  正当他满怀激情,准备在三尺讲台挥洒青春时,1960年10月,一纸调令将他从杭州派到西北某军事院校,“白天政治学习,田间劳动,白天一班岗,晚上一班岗,睡觉都是大统铺,跟战士完全一样的 。”胡永孚说,那时军事院校物质生活相对贫乏,但没有一刻放松学习和研究,“1960年的条件比较困难,80%是粗粮 ,一个礼拜也吃不上一顿大米。”

  落后要被挨打,必须奋起直追。青春勃发的胡永孚调整心态,以一名军事科研教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还自学了可靠性数学,与专业教员一起,为改进兵器埋头苦干。

  从1983年1月至1991年1月,胡永孚与同事一起,对我国红旗二号地空导弹系统开展研究,解决了导弹的维修周期关键和使用寿命两大问题,经空军高炮部队专家鉴定通过后在全军推广。

  胡永孚因教学成绩优异、科研成果显著多次立功受奖,曾获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军队级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表彰。1993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因为国家需要,胡永孚从一名大学助教变身为导弹专家,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就是在西北军事院校里。“回首往事,我这一生是比较充实的,无怨无悔!”胡永孚自豪地说。

  现在,胡永孚作为盘溪军休所军休干部宣讲队队长,多次到社区、学校为党员干部和学校师生讲述党史,传承红色精神。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最便宜的Snapdragon 888智能手机iQOO 7将在发
  • 黑客网站上提供了具有Clubhouse用户详细信息
  • 苹果面临即将到来的高端iPad显示器的供应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