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9 02:23 已有: 人阅读
近年来,东乐镇五墩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五项工作、三个到位、提升六大能力”总体要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基层党建、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环境整治和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加快建设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服务大局,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依托“学习强国”APP、五墩村党总支群、道德讲堂、党员固定活动日等线上线下平台,将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作为重点,通过集中宣讲、现身说法、典型示范,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真正做到阵地资源整合到位、体制机制健全到位、服务群众精准到位。把五墩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基地作为与群众面对面服务的现场阵地,在拱棚田间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平台,广泛开展“一名党员一座棚”促乡村振兴文明实践活动,120名党员结对帮扶脱贫户120户。由“土专家”“田秀才”组成带富增收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农业科技集中培训和现场教学,通过“理论+身边故事”“理论+农技培训”,把讲堂搬到村社农户、田间地头、温室大棚和养殖基地,全面提供蔬菜种植、防冻抗灾、病虫害防治、养殖技能培训等宣传与服务。同时,设立文明之星榜,将带富能力强、道德品行高的“土专家”表彰上榜,成为群众争先学习的“先进典型”“道德模范”,达到“以文化人,以德润村”的目的,为深化群众思想认识、增加群众就业技能、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发挥了积极作用。 多方联动,打好志愿服务“组合拳”。借助群、村村通“大喇叭”、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等载体平台,以全村64名党员为基础,率先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创新开展“红白事必到、家庭困难必到、矛盾纠纷必到、合理诉求必到、突发事件必到”“五必到”志愿服务活动。结合乡村振兴“一行动一活动”,组织志愿者通过电话、、等形式,及时关心“三留守”人员、特困户、边缘户、劳动力短缺家庭。疫情期间,实行“群众点单-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为特殊困难群体开辟绿色保供通道,确保群众基本生活无忧。组织“巾帼志愿服务队”定期为特殊群体清扫庭院、整理内务,为留守老人打扫卫生、洗衣服、理头发、代购代买、送餐助餐、排查用电安全,为留守儿童上门送教,从细节上着手,切实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贴心服务。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作用,结合“三进三问三查”及生态避险搬迁工作,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协调联系村医为高龄老人量血压、测血糖、送药助医,及时化解群众在生产、生活、安全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成为了群众“不走的亲戚”。开展关爱服务活动20余场次,受益群众500余人,拆除危旧房15院。 “五治”融合,构筑乡风文明“压舱石”。坚持把深化“五治”融合作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抓手,积极发挥“一约四会”作用,不断推动“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道德评议工作,围绕婚丧嫁娶、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移风易俗等内容广泛开展评议,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引导广大群众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形成了“好人好事有人夸、坏人坏事有人抓、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必须改”的生动局面。深入推行“丧事五改三”、豪华坟墓整治等殡葬改革工作,“三沿六区”坟墓得到有效治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禁办的良好风气全面形成。今年以来,协调解决“老人住老房、子女住新房”、土地流转、环境卫生整治等各类问题33件,评定五星文明户、最美家庭86户,解决低保评定、邻里矛盾、经济纠纷86件,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格局逐步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