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集街道积极应对当前高温热害对在田水稻的潜在影响

发布时间:2022-09-04 21:08 已有: 人阅读

  针对半个多世纪以来夏季遭遇罕见的高温高热天气,连日来,黄集街道按照区农业农村局下发的《当前高温热害对在田水稻的潜在影响及应急防御措施》指导意见,迅速组织农技人员深入村田间地头,指导种粮农民根据水稻品种和苗情长势,采取科学举措,充分做好在田水稻高温热害应急防御工作,尽量降低高温热害影响,保证在田水稻安全稳定生长。

  广泛宣传,深入引导。利用应急广播和发放宣传资料,以及农技人员深入一线与农民面对面进行宣传引导。当前在田水稻生长正处于拔节孕穗期关键期,要求广大种粮农民迅速行动起来,按照农技部门的指导意见,采取应急防御措施,利用循环灌水排水和适量施氮肥进行降温,采取喷施有效营养药剂增强水稻抗高温能力。

  加强灌溉,增湿降温。面对持续高温田间水分蒸腾量大、失水快的实际,要求农民利用早晚时限,及时灌溉,保持合适的水层,弥补水分损失。在上水困难的田块,稻田要保水;上水方便的地方,可以日灌夜排。通过换水降低土壤温度,改善稻田局部气候条件,降低冠层温度。

  施肥补养,抗温保苗。指导农民根据在田水稻的生育阶段和田间叶色状态适量施入氮肥,使叶色变深,降低水稻植株器官体温达到 2℃左右,减少高温带来的危害,同时可提高水稻抗高温能力,缓解食味品质的恶化。对于还未施用促花肥的田块,尽快施用速效氮肥作为促花肥,促使叶色尽快转深转为正常的生长状态,起到缓解高温热害带来不利影响的作用。对于已经施用促花肥的田块,可以根据叶色,在倒 3 叶期,增施尿素:粳稻 3~5 公斤/亩;籼稻 0-3 公斤/亩。在倒 2 叶期的田块,增施尿素:粳稻 2-3 公斤/亩;籼稻 0-2 公斤/亩。对于叶龄余数少于 1 叶的水稻,暂时不能施肥,利用灌水排水来做好水分管理,降低田间温度。同时可采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茉莉酸甲酯、硅钙钾肥等有效营养添加药剂,降低叶温,提高水稻抗高温能力。在喷施过程中,必须兑足水量,稀释浓度,预防肥害;利用早晚时间喷施,以防中暑。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最便宜的Snapdragon 888智能手机iQOO 7将在发
  • 黑客网站上提供了具有Clubhouse用户详细信息
  • 苹果面临即将到来的高端iPad显示器的供应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