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06 16:25 已有: 人阅读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延续低迷走势,作为港股互联网科技龙头的股王腾讯控股也不能幸免。截至 9 月 4 日收盘,腾讯控股报收 319 港元,今年以来累计跌幅达 27.71%,较 2021 年的高点 750.66 港元更是暴跌高达 57.50%。 与此同时,腾讯的大规模回购也在展开,并通过不断改善投资组合让利股东,二季报表现也可圈可点。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正如机构认为在内外环境边际向好的当下,腾讯的基本面并没有恶化,当下是以便宜价格买入这个超级互联网巨头的难得时机;而对于追求短期赚钱效应的投资者来说,腾讯股价暂未出现明显拐点。两种情绪拉扯下,腾讯未来怎么走? 一、回购额创历史新高,腾讯意在提高股东价值 面对持续调整的行情,作为港股反弹旗手的腾讯也在用回购手段给予股东信心。 数据显示,排除财报披露的敏感窗口期,截至 9 月 2 日,今年以来腾讯已累计回购 49 个交易日,累计回购 3967.7 万股,回购金额超 142 亿港元股票,远超去年全年回购额 26 亿港元。 分批来看,腾讯控股分别在 1 月、3-4 月、6-7 月、8-9 月开展了 4 波股份回购,回购股价区间分别为:421~477.4 港元,352.8~390 港元、332.40~370 港元、307.8~334 港元。 腾讯最近一波回购自 8 月 19 日开始,单个交易日回购数量均在 100 万股以上,远超今年前几次单日回购数量,且单日回购金额也由前几次 2 亿、3 亿港元,提高到3.5 亿港元。 根据公司公告,腾讯此前回购的股票现已注销。腾讯表示,回购股票旨在长远地提高股东价值。 资料显示,作为上市公司的 肢体语言 ,对于上市公司来讲,回购可以向市场传达公司经营和现金流相关的积极信号,稳定市场预期;对于投资者来讲,上市公司回购后,公司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均得到改善,能够间接提升投资价值,提升股东权益。 不止腾讯,今年港股回购额持续高企,数据显示,仅到 7 月 21 日,港股年内回购额已超过 2021 年全年,而 2021 年港股回购金额则创下港股近十年来新高。 富途投研团队认为,回购表明公司管理层认为股价具备吸引力。在公司本身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且行业格局及基本面逻辑并无明显变化时,历史性的低估值水平或蕴含着较为显著的修复趋势。 海通证券研究指出,2005 年以来港股共经历五轮完整回购潮,均在市场大幅下跌和估值处于低位时开启,历次回购潮后港股均能企稳反弹。 具体到板块上,信息技术板块在回购潮之后表现最好,在回购潮结束后 1 个月内平均涨跌幅相对恒指平均涨跌幅为 1.6%/1.8%,3 个月为 21.5%/12.3%,半年后为 38.1%/21.3%,1 年后为 70.3%/48.2%。 二、减持子公司传闻不断,腾讯:一切以为股东创造丰厚回报为目标 近日有市场传闻称,腾讯计划年内减持 1000 亿元上市公司股票投资。对此腾讯公开表示, 我们没有为减持设定任何目标金额。我们的投资一向是以为公司和股东创造丰厚回报为目标,而不是要在任何既定时间内达到一定金额。 此前市场曾传闻腾讯将出售美团全部或大部分股权,消息一出美团股价一度重挫逾 10%,腾讯投资的其他公司也多数受影响大跌。尽管后续也被腾讯辟谣,但可以看出,作为超级巨头,腾讯的投资版图边际各个领域,其投资行为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市场关注,也对二级市场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事实上,腾讯一直在优化自身的投资组合,腾讯曾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 对于投资组合,腾讯一直在优化,我们非常重视向股东返利。腾讯向股东支付了约 170-180 亿美元返利,本质是希望能够为股东提供足够的回报。之前腾讯减持了京东等股票,也是将这些资金返还给股东,同时也去做了一些回购,将投资进行合理分配,未来腾讯向股东返利与回购动作会保持下去。 对于投资和减持方面的决定,腾讯的重点一直是合理分配资金。 腾讯高管称,会考虑减少不良投资,当前投资账面价值很不错,未来会考虑以更多形式让股东收益。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腾讯以分红的方式 清仓式减持 了京东集团 14.7% 的股份,还陆续减持了海澜之家、冬海集团、步步高、新东方在线、华谊兄弟等公司的股票。 三、回归基本面,如何看待腾讯投资价值? 1、二季度利润超预期 根据腾讯发布的二季度报,报告期内,腾讯实现营收 1340 亿人民币,同比 -3%,环比 -1%,略低于市场预期。归母净利润达 281 亿,同比 -17%,环比 +10%,超出市场预期。 在互联网行业整体发展面临瓶颈的当下,腾讯的这份财报还是颇具亮点。 √ 降本增效初见成效。 根据公司公告,二季度期间,腾讯主动退出非核心业务,收紧营销开支,削减运营费用,使腾讯在收入承压的情况下实现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环比增长。。公开资料显示,腾讯近 4 个月以来停服了 9 款产品,其中包括 堂、企鹅电竞、看点快报、掌上 WeGame、搜狗地图、搜狗 App 等。 与此同时,财报显示,在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方面,腾讯二季度的开支同比下降 21% 至 79 亿元;一般及行政开支环比下降 2% 至 262 亿元。 √ 号运营数据有惊喜,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细分业务来看,号的高增长是一大亮点。数据显示,号的用户参与度十分可观,总用户使用时长超过了朋友圈总用户使用时长的 80%。号总播放量同比增长超过 200%,基于人工智能推荐的播放量同比增长超过 400%,日活跃创 此外,在今年广告支出整体收紧的背景下,7 月腾讯推出号信息流广告,未来有望成为其拓展广告市场份额及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机会。 总得来说,在宏观环境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腾讯二季报业绩表现出强大的韧性。机构纷纷看好后续发展。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腾讯二季度业绩承压,但超越市场预期,公司主营业务护城河牢固,长期成长性依然较好。 国信证券表示,降本增效成效显著,调整后净利润率连续两个季度回升,且利润率进入持续上升通道,仍有持续提升空间;号运营数据表现惊喜,短期广告受益,中长期可以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2、估值相对性价比凸显 截至 9 月 5 日收盘,腾讯市盈率PE(TTM)为 15.31,位于近十年来历史 4.49% 分位点,接近历史低点。 与此同时,各路资金加大对腾讯的布局,呈现越跌越买的态势。南向资金方面,截至 9 月 5 日,南向资金合计持有约 7.23 亿股腾讯股票,持有市值达 2375.68 亿港元,相对于 2021 年底的 6.05 亿股增持了 1.18 亿股。 多只公募基金也在增持腾讯。以头部基金经理张坤执掌的易方达蓝筹精选为例,其二季度持有的腾讯股票数量较一季度末增长了 50 万股。截至二季度末,腾讯位居公募基金重仓市值最高的港股第二名,排名居首的是美团,体现了公募资金对港股互联网板块的认可。 对腾讯、美团等港股互联网巨头感兴趣的投资者不妨关注港股互联网 ETF(513770),其跟踪的 HKC 互联网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 30 家涉及互联网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成份股均为港股通标的,A 股投资者可以直接参与,流动性更好;持股高度集中,前四大权重股美团、小米集团、腾讯控股、快手合计权重高达 53%,盈利弹性大。除此之外,前十大成分股包括京东健康、金蝶国际、阿里健康、金山软件、中国软件国际和同程旅行,权重合计高达达77.29%,基本覆盖了各赛道中国最好的互联网公司。 港股互联网 ETF(513770)为上交所首只汇聚中概港股互联网的上市 ETF,可日内 T+0 交易,一手不足 100 元,低成本便捷投资中国最好的互联网巨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