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07 05:36 已有: 人阅读
投资项目有高额回报、代办退休保障、“走关系”获得购房名额……这些看似诱人回报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陷阱。 近年来,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犯罪层出不穷、防不胜防。不法分子“屡出奇招”让老年人踏入不法分子设置的诈骗“陷阱”。对此,福清市检察院的检察官以真实的案例,揭秘几种常见的养老骗局,提醒老年朋友提高警惕,守好“养老钱”,安心度晚年。 “这个投资项目稳赚的,而且收益很高,放心吧!”此前,54岁的女子李某为偿还债务及维持日常开销,通过虚构其在外投资水电、钢筋、超市等项目,且项目有高额回报的方式,来骗取林某等5人向其投资。而为了让林某等人相信投资项目的真实性,李某还甚至向林某等人谎称接受投资的老板有黄金抵押在银行。 期间,李某还通过返还部分款项的方式,诱使上述人员继续向其投资,并将后期收取的款项用于返还前期到期的本息以及偿还对外债务和个人消费,林某等人先后共被骗走132万余元。案发后,公安机关将李某抓获归案。最终,犯罪嫌疑人李某因犯诈骗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8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7万元。 温馨提示:“以小博大”有风险,投资项目需谨慎! 案例二:花钱办“退休保障” 2017年7月的一天,犯罪嫌疑人王某、翁某、石某共同商量策划以虚构办理退休保障名额,先缴款后领款可以赚钱的方式,骗取陈依伯钱款。 “办理退休保障名额可以赚钱,但是办理需要先交手续费!”随后,三人找到陈依伯,王某当着陈依伯的面,假装向翁某、石某发放办理退休保障所赚钱款。作为企业下岗工人的陈依伯,当听说翁某、石某都是通过找关系办理养老金领取退休手续,便信以为真,让石某为其办理虚构的退休保障名额赚钱。 2017年7月份至2018年5月份,王某等3人多次以办理虚构的退休保障名额需缴纳手续费等为由,骗取陈依伯现金共计人民币138400元。期间,石某还谎称陈依伯如不继续缴纳钱款,办理的退休保障名额将会被取消,之前缴纳的钱款也不予退还,诱使陈依伯继续缴纳钱款,办理虚构的退休保障名额赚钱。之后,3人将上述骗得的人民币138400元予以瓜分。 最终,犯罪嫌疑人石某、王某、翁某分别因犯诈骗罪,被依法判处3年3个月至3年9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温馨提示:“退休”盈利不可信,守好“钱袋”最要紧! 案例三:“走关系”买房 “这边房子要出售,我有关系可以拿到购买名额……” “只要你们先付30万定金就行……” “房价现在上涨了,不买,定金也不能退的” 因急需资金购买钱币、古玩等收藏品,此前,40多岁的男子吴某谎称其工作过的单位房子要出售。薛某有意购买,为得到薛某的信任,吴某声称自己可以走关系让她获得购买名额。不过在购买前需要薛某预付定金30万元。薛某信以为真,便将其儿子名下的一张存有30万元的储蓄卡及密码交给吴某。 吴某拿到钱款后,立即通过取现或转账的方式将钱款转给高某,用于购买旧版人民币。此后,购房者薛某多次询问购买房子事宜,但吴某均以各种理由推脱,薛某顿感不对劲发现自己被骗,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案发后,吴某落网。 最终,犯罪嫌疑人吴某因犯诈骗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6年4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 温馨提示:“关系”是真不靠谱,买房还需正规路! 关于养老诈骗,检察官有线、投资项目要谨慎!不相信“保本高息”“低投资高回报”等投资承诺,切忌“捡便宜、走大运”心态,遇事多与子女沟通,守好“钱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