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14 12:06 已有: 人阅读
为进一步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作落地生根,科学合理评价文明实践效果,引导全体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共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秦州区玉泉镇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把银行金融存储模式和文明实践相结合,自今年4月以来,在全镇范围内推行“文明银行”积分管理新模式。 近日, 天河新村村民刘顺弟是社区公益志愿者之一,每次社区组织打扫卫生、开展入户政策宣传等公益志愿者活动时,她都会积极参加。“我们生活的家园需要我们自己来爱护,作为小区里的一员,出份力所能及的力量是应该做的事。”刘顺弟说。 近期,面对疫情反弹形势,作为志愿者的刘顺弟,她第一时间来到社区报到,与社区干部一同入户排摸居民信息、积极宣传疫情防控政策,以及在小区门口有序引导居民扫场所码,查看健康码、行程码等工作。
在天河新村,村民赵慧芳被社区推选为“好媳妇”。近30年里,多年如一日,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家中老人的一日三餐,更是把老人打理得干干净净,没有半分久病在床的邋遢迹象。 “这些年,虽然一天天跟‘陀螺’似地闲不下来,但是心里是踏实的,这些事是作为子女们应该做的。”中,赵慧芳淡淡的向 在平时,赵慧芳也是社区里的“热心肠”。“我是一名党员,就要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赵慧芳说,在日常生活中,她积极带领大家为天河新村做一些公益事业,上门关爱孤寡老人、清扫卫生等。 赵慧芳说,“自从村上实行‘积分银行’以来,大家伙积极性提高了,“五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户等荣誉称号,成为了大家努力的目标。” “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通过正向激励,凝聚群众、引导群众、调动群众,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充分发挥群众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实践中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探索破解村民主体缺位、村级组织号召力趋弱、农村基层治理缺抓手、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的新路径,努力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自治、德治、法治’乡村治理工作新格局。”中,秦州区玉泉镇党委副书记蒲长虹告诉 蒲长虹表示,“新时代文明实践不单是志愿者的‘独角戏’,更是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合力奏响的‘进行曲’。为了提高群众参与度,给每家每户发放了‘文明银行’存折,评分内容设置爱国爱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文明礼仪等内容,各村成立评分领导小组,每月月初对上一月每家每户加分减分情况进行评议,村上年底拿出一定资金进行表彰奖励。对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宣传,也对后进对象进行揭短亮丑。” “自推行这项制度以来,我们感到群众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明显提升,比学赶超的新现代文明实践浓厚氛围逐渐形成,达到预期的效果。”蒲长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