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14 16:01 已有: 人阅读
近年来,由于居民收入的提高和肉类消费的增长,中国的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对饲料谷物的需求增加。2021年,中国的饲料粮占全国粮食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高玉鹏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的粮食安全在于饲料粮。他补充说,畜牧业很难用中国的粮食来喂养牲畜和家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世炎说,在国内畜禽饲料的配方结构中,能量饲料原料一般占65%,其中玉米的份额为50%至55%,而蛋白质饲料原料约占30%,其中豆粕占15%至20%,。 除了对粮食安全的担忧,近年来粮食进口一直居高不下,价格飙升,因此中国水产养殖业一直在努力减少和替代饲料谷物。自2018年以来,中国推广小麦、大麦、高粱、大米和其他谷物与添加剂(如酶制剂)相结合,以实现玉米替代。至于豆粕,该国已积极普及优质低蛋白饲料谷物,并以其他杂粮替代。中国研究人员已经在研究猪和鸡的低豆粕或无豆粕饲料粮技术,这将大大减少蛋白质原料的用量。 2020年,中国的配合饲料产量比2019年增加了3000万吨,但大豆进口量没有增长,说明推广低蛋白饲料粮是有效的。去年,配合饲料产量比上年增加4200万吨,中国的肉类和牛奶产量创下历史新高,但大豆进口量下降380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