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亮“项”看淮安区:党建“融汇”厚植产业发展新势能

发布时间:2022-09-18 16:14 已有: 人阅读

  今年以来,淮安区坚持以“四大工程”为牵引,树牢“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聚焦做大做强“2+2+N”产业链,探索实施党建“融汇”行动,健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工作体系,实现党建与发展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相关经验做法被中组部《党建研究》、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等媒体宣传推介。

  淮安区经济总量不大、重特大项目储备不足、产业质态不优、高端资源吸附力不强等问题。

  一、强化组织融入,汇集产业跃升引领力。深入实施“产业链上党旗红”行动,选派18名驻企党建指导员,新组建4个行业党委、9个企业党支部,发展45名产业一线党员,广泛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有效推动组织链与产业链充分融合。

  二、强化服务融合,汇集产业集聚支撑力。实施“红色领航、服务兴企”行动,选派30名专职招商先锋投身“招商一线”,建立重点产业项目党员专班制度;深化“海棠代办”服务品牌,健全“马上办+跟进办+专业办+贴心办”代办组合机制,创设“金融红管家”“红盾先锋”等惠企载体,为企业提供“全链条”一站式优质服务。

  三、强化人才融聚,汇集产业创新驱动力。围绕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园区发展,实施“翔宇英才工程”三年攻坚行动,精准对接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专家7人,申报“启明计划”海外人才23人。深化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建设,组建“乡村振兴顾问团”,集聚119名乡村重点人才,系统打造苏嘴现代农业产业园、百斯特生态园等10个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实施“振兴特岗千才计划”,选拔1000余名村级后备干部,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四、强化资源融通,汇集产业协作整合力。深化“党建引领集成振兴”改革,以“规划先行、平台支撑、支部领航、品牌驱动”十六字为核心,探索新形势下乡村生产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式、利益分配模式的变革路径。成立万达商圈党建联盟,吸纳知名商户、大型企业、社区及职能部门等12家成员单位参加,充分彰显党建引领发展的资源整合作用。

  “勇挑大梁”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实干争先”作风建设,大力开展“跨越赶超、锋行有我”主题活动,推动2100余名在职党员深入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一线破解难题,重点培育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朱玉庭等一批产业党员先锋,在淮安区范围内营造勇当先锋、争做示范的良好氛围。

  “项目攻坚”的良性态势稳步向好。出台《淮安区重特大产业项目攻坚实施方案》,建立开工履诺践诺、外出招商例会等推进机制,推动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2个,其中10—50亿元项目8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6个和10个,10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实现“破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完成工业投资64.32亿元。

  “尊商重商”的氛围保障更加有力。区领导、镇街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既当“一线指挥员”,又当“一号招商员”,淮安区在外招商队伍规模动态保持在130人以上。建立“拿地即开工项目库”,淮昆智创园等3个项目实现“五证联发”。“一码+”三维不动产登记、“海棠代办”模式经验,被国家发改委《优化营商环境百问百答》《改革内参》收录刊载。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最便宜的Snapdragon 888智能手机iQOO 7将在发
  • 黑客网站上提供了具有Clubhouse用户详细信息
  • 苹果面临即将到来的高端iPad显示器的供应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