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29 10:51 已有: 人阅读
各类技能培训覆盖3.62万人次,发放培训补贴1301万元;6690人通过赛事通道提升技能等级;以产业一线的工作实绩为“指挥棒”展开技能等级认定,近期发放技能等级证书8902本……这是 会议透露,在非公企业产改综合全域试点落地过程中,余姚市各部门协同发力,构建制度框架,出台10余项包括保障政治地位、提升技能素质、健全成长体系、提供公共服务等在内的产业工人扶持政策,在新生代产业工人关注的工作待遇、子女教育、落户等现实难题上有所突破。目前,余姚市共有省级产改试点企业1家、宁波级产改试点企业2家、余姚级产改试点企业22家,余姚市9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开展产改工作。 近年来,余姚市通过提升基层组织力,相继推荐196名一线优秀产业工人入党,建立“家庭服务”“外卖骑手”“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的基层工会,吸纳会员9000余名。为助力产业工人成长成才,余姚市健全培训、比武、帮带、评价、晋升“五位一体”全链条成长发展体系,协同全社会力量,为产业工人提供更多优质培训资源,并积极组织各类竞赛,着力搭建成才平台。目前余姚市共有首席工人20名、技术能手39名,宁波工匠19名、宁波青年工匠29名,浙江工匠6名、浙江青年工匠27名。 在助力产业工人一线成才的同时,余姚市积极探索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去年,余姚市新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9所,新增学位3260个,逐步缓解产业工人子女入学难题;完善租赁住房政策体系,建设、筹集、盘活房源1万余套,有效解决产业工人差异化住房需求;创新开展调裁诉联动化调解机制建设,健全工会协调劳动关系体系和四级联合调解组织,强化产业工人权益维护;同时,面向产业工人推出就业帮扶、技能培训、医疗保障、休息休养等一揽子关心关爱行动。 据了解,按照“创新推进项目化、深入实施标准化、大力推广案例化”的工作要求,到今年年底,余姚市产改标准化推进乡镇将达到100%,其中标准化推进示范乡镇达到60%以上。同时,余姚市将选树一批产改标准化推进示范乡镇和案例化推进示范企业先进典型,加快形成“全国有影响、浙江省走前列、职工有感受、可示范推广”的产改标志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