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12 05:11 已有: 人阅读
比亚迪西安三期工厂启动总装仪式,标志着比亚迪西安工厂将实现年产100万辆的目标。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同样引人注目。单是半导体方面,现拥有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2020年销售额1250亿元,十年间增长超过十倍之多,且近几年产值稳定在全国前五。 此外,新材料新能源作为抢占风口的新兴产业,已涌现隆基绿能等全球行业龙头;航天航空汇聚一众“国家队”与“民间队”,在诸多大国重器中贡献西安制造力量。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西安制造业已有相当的成果,但在全国范围横向对比发现,工业短板依然制约着西安经济总量水平。 在中国西部制造业发展研究所所长曾昭宁看来,二产弱撬动三产虚高,西安工业化率低且下降明显,创新驱动不足,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率不高等均是重要体现。参照深圳、杭州等工业强市,以及合肥等工业后起之秀,其实有颇多经验可借鉴。 “深圳的投资/GDP之比低于50%,意味着它们已摆脱投资路径依赖,走上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投入产出效率特别高,深圳的固投比西安还低,但它创造的GDP超过了陕西全省。”曾昭宁进一步指出,“2018年深圳GDP超过广州,主要原因就是深圳大量资源投到工了先进制造业,广州则大量投到了三产服务业。” 实现创新驱动增长,需要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与西安科研院所承担主要创新不同,对标城市科创主体主要是民营企业,且既有“森林”,也有“参天大树”。“科技金融也很重要,有利于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为‘参天大树’。” 科研成果本地转化问题,合肥或更具参考性。“其近年来经济迅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将此前的‘科教强、工业弱’调整为‘工业强、科教强’发展格局,由此工业需求提升,进而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率提升,同时,科教优势又进一步支持工业转型升级,工业和科教二者形成了良性互动,且以工业为启动点。”曾昭宁补充道。 眼下,西安已经明确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目标,但发展重点尚在摸索。西安朝华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单元庄则给出了六个路径选择。 “西安拥有雄厚的科教资源禀赋,西安交大、西工大等顶级院校实际上组合成了非常厉害的科技群体,因此首先可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单元庄表示,“其二,西安作为老牌工业基地,最突出便是尖端工业布局,要延续这一优势,继续深耕尖端科技工业和军事科技工业。第三是依托陕西能源大省的先天优势,以西安为代表进行能源转化和能源深加工。” 同时,单元庄强调,西安、及更大范围的西北区域,地广人稀,能源丰富,拥有独特的地缘经济需求,“基于此,建议西安的先进制造还应该着力发展通用航空,主要是民间中小型航线,以及通用汽车制造,特别是载重车运输车辆。” 此外,将视野放大,欧亚版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陆路版块,预计2050年,整个经济总量占比世界范围将超过70%,“这意味着,未来世界的中心就在这里,但目前这一板块的铁路、航空比较落后,再综合考虑西安的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等,大力发展高铁物流产业正逢其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