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17 10:24 已有: 人阅读
今日热门题材一览:
1、消息称美国停征进口组件双反关税 据行业媒体报道,美国停征进口太阳能组件“双反”关税,针对这些进口电池和组件的反补贴税流程已实施了两年。根据公告,美国总统拜登暂时免除了对使用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在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或越南组装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征收的所有反倾销或反补贴税。 据统计,今年1-6月光伏组件招标量创纪录地达到86.7GW,已接近2021年全年招标量的两倍,同时中标量也达到了87.5GW。国企是今年主要光伏招标主力军,华电、国家电投等16家央国企合计招标规模占比90.3%。机构指出,保守预期下,2022年全球光伏组件市场规模将达521亿美元,同比增长66.92%;至2025年,全球光伏组件市场规模将达771亿美元,2021-202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5.40%。 中信博(688408)主要产品为光伏跟踪支架、固定支架及BIPV产品,拥有国内常州、繁昌生产基地,国外印度生产基地,拥有国内外共计12.2GW设计产能。 2、医疗机构最重要的硬件设施 更新改造有望涌现千亿级需求 当前基层医院、公立医院建设如火如荼,政策及千亿资金层面推动新基建实质落地,2020年后医疗设施开工建设进程加速,大多数预计完工的时间在22-25年之间,机构预计未来3年国内医疗设备等需求将加速释放,市场空间持续扩容。 2022年9月7日国常会决定,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阶段性财政贴息和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促进消费发挥主拉动作用,明确提及对医院在“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的支持。机构指出,仅浙江、江苏、安徽三省已上报约180亿元的设备采购需求,由此可推,全国数千亿级医疗设备更新改造需求即将释放,医疗器械行业将持续市场需求的高景气时期。 理邦仪器(300206)业务涵盖了病人监护、心电诊断、超声影像、妇幼健康、体外诊断及智慧医疗六大业务板块,产品远销至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3、11月底前停止销售 电子雷管渗透率快速提升 电子雷管替代加速,渗透率快速提升,传统雷管产量锐减。根据中国民爆信息网披露数据,从2022年6月份开始,电子雷管出货量达0.21亿发,环比增长40%,渗透率快速提升。同时,传统雷管产量快速减少,由6月份的0.99亿发锐减至7月份的0.17亿发,环比降幅82.8%,电子雷管替代趋势显著。 根据《“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明确了2022年6月全国将停止生产普通雷管,到8月停止销售普通雷管的目标。根据工信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数码电子雷管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中进一步提出煤矿许用工业雷管将于2022年9月底前停止生产,并于11月底前停止销售。民爆行业将通过多项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加速电子雷管推广渗透。 相关上市公司中,保利联合(002037)民爆产品产销位居前列,数码电子雷管产能第一,并率先涉足国土空间修复治理领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的生态模式新业态。壶化股份(003002)是国内首批取得煤矿许用数码电子雷管安全标志证书的3家企业之一,此前公司自主研发的煤矿许用数码电子雷管,在山西长治雄山煤业二矿井下成功爆破。 4、N型电池主流技术路线之一 行业巨头TOPCon转化效率再创新纪录 日前晶科能源公告,全资子公司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182N型高效单晶硅电池(TOPCon)转化效率经中国计量科学院第三方测试认证,全面积电池转化效率达到26.1%,再次创造了182及以上尺寸大面积N型单晶钝化接触(TOPCon)电池转化效率新的纪录。 相比传统的P型电池,N型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双面率高、温度系数低、几乎无光衰、弱光效应好等优点,但制造工艺复杂、成本更高,被行业普遍认为是下一代的电池技术。TOPCon电池技术为N型电池主流技术路线年是光伏电池片环节扩产大年,而TOPCon将成为2022-2023年电池扩产的主流路线。 钧达股份(002865)表示,预计今年TOPCon产品的出货量在2GW之上,PERC产品出货量8.5GW之上,公司N型产品一期8GW产能已经投产,目前正处于调试过程中,即将实现量产。
宏观新闻: 1、六大行齐发公告,加快金融投放,支持实体经济。10月16日,包括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等在内的六家大行集体发布公告,重点表示将持续有效地发挥大行支柱作用,高效服务实体经济行稳致远。此外,各家银行公告还披露了今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今年前三季度信贷投放情况。 2、为引导科创板公司股东依法合规有序转让,引入更多机构投资者接续投资,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利益,上交所修订发布科创板询价转让实施细则,对科创板询价转让相关操作流程与信息披露要求予以优化,并对窗口期规定及存托凭证规则适用等事项做出衔接。 3、下半年以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在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稳定经济大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开宣布,截至三季度末,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已投放资本金3600亿元,支持项目超800个。农发行表示,该行已于10月12日全面完成农发基础设施基金2459亿元的投放,支持基础设施领域项目1677个,涉及项目总投资近3万亿元。进出口银行方面,截至10月12日,进银基础设施基金已完成684亿元基金投放任务,支持114个重大项目,带动项目总投资近万亿元。 4、10月14日,中国国家邮政局表示,中国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工作包括:确保到2025年底,全国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截至9月底,全行业采购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和规范包装操作两个比例均达到90%,累计投放可循环快递箱(盒)978万个,在邮政快递营业揽投网点布设回收装置12.2万个,回收复用瓦楞纸箱6.4亿个,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行业新闻: 1、从中储粮集团获悉,目前,江苏、安徽两省已率先启动2022年秋粮最低收购价收购。今年,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1.29元/斤和1.31元/斤,同比均上调0.01元/斤。中储粮联合有关单位已准备2200多个收储库点、5700多万吨仓容。 2、今年前八个月,全球成交43艘汽车运输船新船订单,已经超过2021年全年,是自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其中,我国船企的新造船市场份额高达82.3%,稳居世界第一。 3、多家大型银行保险机构10月16日发布公告,披露今年以来支持实体经济运行的情况。公告显示,前三季度,各大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贷款规模实现较快增长;保险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投资规模进一步提升。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发展、普惠金融等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是上述银行保险机构的支持重点。公告还显示,前三季度,各大行经营稳健,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多家大行核心财务指标有所提升。 4、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1059亿元,同比增长26.7%,保持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全球第一。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已实现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13个粮食主产省份826个产粮大县全覆盖。
公司新闻 : 1、10月16日晚间,贵州茅台发布白酒行业首份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实现营收871.60亿元,同比增长16.77%;实现净利润444亿元,同比增长19.14%。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95.44亿元,同比增长15.61%;实现净利润146.06亿元,同比增长15.81%。 2、国轩高科公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1.47亿元-1.62亿元,同比增长116.68%-138.56%;第三季度净利润8235.2万元–9719.33万元,同比增长318.9%-394.4%。公司动力锂电池新增产线进入量产阶段,产能规模持续提升。据此计算,预计Q3净利环比增长154%-199%。 3、赣锋锂业公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143亿元-153亿元,同比增长478.29%-518.73%;第三季度净利润70.46亿元–80.46亿元,同比增长567.19%-661.88%。锂盐产品的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公司锂盐产品销量和销售均价同比增长,公司锂电池板块新建项目陆续投产、产能逐步释放,故公司的经营性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4、天齐锂业公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152亿元-169亿元,同比增长2768.96%-3089.83%;预计第三季度净利润50亿元-65亿元,同比增长1026.1%-1363.92%。公司预计告期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主要原因系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提升,锂离子电池厂商加速产能扩张,下游正极材料订单回暖等多个积极因素的影响,告期公司主要锂产品的销量和销售均价较上年同期均明显增长。 5、10月16日晚间,时代电气、铁科轨道、长远锂科以亮眼业绩拉开科创板公司2022年三季报披露序幕,3家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达到29.97%、82.54%和128.66%。此外,还有37家科创板公司“预喜”前三季度业绩,其中16家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实现翻番,31家预计净利润同比增幅在50%以上,1家未盈利上市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