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06 03:50 已有: 人阅读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今年以来,通渭县新景乡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把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紧扣定西市党建引领实施“双构建双提高”工程意见,对标通渭县“四带六联”党建引领产业振兴模式,按照“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火车头”和党员“主心骨”作用,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不断壮大做强特色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促进群众持续增收,实现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同频,经济发展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共振。 持续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新景乡按照定西市“5678”关键指标支撑下的“三更有、三倍增”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四带六联”党建引领产业振兴,成立苹果产业联合党委,落实“党委引领、群众参与、党员示范、党群互助、产业带动”五项措施,通过“党建+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全力打造大寨村-路岔村-半岔村-王湾村万亩苹果产业示范点。实施苹果产业提质增效4500亩,矮化密植型老果园改造500亩,在各村分别建成100亩以上能人大户和合作社引领标准化管理示范园1个以上,引进成纪1号、M26瑞香红新品种,积极吸收借鉴周边市县好经验、好做法,主要改进了秋施基肥存根系,减少大化肥、多施农家肥改善土壤环境,早春覆黑膜保墒封草,高接换头改良品种,科学疏花,合理定果,病虫害提前预防,改环割环剥为拉枝多留枝,增加枝干比等方法,不断提升果园管理科技含量和标准化建园水平,不断壮大做强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激发乡村新活力 为实现富民产业多元化发展,新景乡坚持党建引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撂荒地整治工作,今年在张山村和料滩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4400亩,进一步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排头兵”作用,通过入户宣传、开展“一对一”指导服务,面对面向群众宣讲耕地政策200余次,解答群众问题15个。在项目落地宣传、划地、建设等问题处理中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做出表率。通过示范带动,凝聚发展共识,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积极性,营造了以“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有效推动工程建设。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全部用于种植粮食作物,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粮果畜循环农业走出发展新路子 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增加群众收入是关键。2022年,新景乡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增收为目标,深入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行动,按照“稳粮、稳园、扩养、粮促养、肥还园”的粮果畜循环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实施“1122”特色产业发展布局,即户均11亩苹果、2亩中药材、2头牛的特色产业发展目标,实现种粮、果园、养殖双促进、双循环,均衡互补共同发展。全乡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3.2万亩以上,挂果面积1.5万亩;种植玉米1.7万亩,金银花4500亩,黄芪800亩;肉牛养殖745头,羊1421只,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种植面积占比达50.19%,形成了“一园两养三种四抓”,即:苹果园,养牛、养羊,种玉米、种金银花、种黄芪,抓培训、抓技术、抓管理、抓链条的产业发展格局,生态新景、苹果之乡的名片更加靓丽,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