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两新组织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26 11:50 已有: 人阅读

  近年来,漳州市龙文区主动适应发展形势,创新启动实施以积分定等、星级创建、网格联建、区域共建为主要内容的“一定三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法,推动两新党建提质增效、服务企业发展。

  青蛙王子集团党委书记葛晓华向前来调研的龙文区区委书记、处级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朱真介绍企业党建工作。

  坚持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重点,始终在两新党建上下功夫,逐步提升两新党建工作质量。

  始终坚持党的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始终将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企业发展中去,以党建为载体,切实抓好企业服务,让党与非公企业血脉相连。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深化开展两新组织党组织“达标创星”活动,开展党员全员轮训,推动党员干部做到至信而深厚、融通而致用、执着而笃行。

  建立明晰网格责任架构。将企业按照属地或行业类型划分网格体系,由基层党委相关领导挂钩一个片区,形成责任网格,持续摸清底册台账,做到底子清、情况明;结合“千名干部挂千企”、处级领导兼任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党建强企”联合行动等活动,“一对一”“一对多”挂钩帮扶企业,实行常态化月调度、季检查、半年分析、年底总评,持续抓好推进落实,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100余件。

  建立长效多元保障覆盖。建立常态化党建指导员派驻行动,精准选派党员业务骨干担任党建指导员,配强工作力量,加强宣传指导,提升“两个覆盖”质量。组建用好非公企业党员人才后备库和党组织书记后备库。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共有133名企业普通党员进入企业中级以上管理层,397名非公企业员工递交入党申请书。

  创新“一定三建”工作法

  龙文区启动党建阵地联盟。

  为助推两新组织党组织高质量发展,龙文区两新工委创新“一定三建“工作法”,精准对标,激发非公企业发展活力。

  积分定等激活力。以建立漳州市首个区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为契机,率先推行非公企业党员积分考评管理,量化合格党员标准,从组织生活、创先争优、服务职工、遵纪守法、群众反映等五类指标对非公企业党员进行动态量化考评,具体细化为日常工作积分、创新工作加分、工作失误扣分、重点工作“一票否决”四个方面内容,赋予1000分基本分值,划出党员日常履职行为“硬杠杠”。设立积分排行榜,实时显示党员积分数和排名情况,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实行党员积分考评情况与评先选优相挂钩,对日常工作积分在900分以上的党员优先推荐为“一先两优”表彰对象,对积分在500分以下的党员进行帮扶教育、限期整改。积分制管理启动以来,共有35名优秀党员被党组织推荐进入企业管理岗位,2名未达到基本积分的党员被约谈。

  非公企业组织党员到龙文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星级创建促争先。结合“达标创星”活动,深入开展非公企业党组织“星级创建争创双强”活动,实行星级评定,量化管理。突出“关键少数”,率先在福建省探索实行非公企业及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绩效考核管理,不断激发党组织书记队伍干事创业热情。注重分类施策,对两星级及以下的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重点帮扶;对三星级的党组织进行规范管理、精心培育;对四星级以上的党组织进行树立典型、巩固提高。通过因企施策、动态培育,营造了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成立青蛙王子集团培训基地等多项工作成为漳州市首创;同时,选树市级党建示范点4个、市级党建标兵7名、市级党建之友4名,并将75名有组建党组织的企业业主或优秀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推荐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

  网格联建助提升。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以强带弱、以点带面,着力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完善网格强帮带,探索建立“1+N”网格联建模式,将园区企业按行业性质划分为家具日化、电子行业、机械制造、食品饮料、新兴行业、印刷包装等6个网格。每个网格确定1家规模较大、党建工作比较扎实的四星级或五星级非公企业党组织作为龙头党组织,联系帮扶网格内党建工作比较薄弱或没有党员的企业。发挥龙文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功能优势,先后设立“3+X”党员活动日、“四引领四提升”、“三引领三助力”主题党日等载体,制定以“一章程三条例”“初心大家谈”“惠企大讲堂”等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套餐,围绕网格内非公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由一家龙头党组织牵头,举办红色微阅读、“我的入党故事”等活动,实现年度有主线、季度有主题、月度有亮点、每周有活动。

  区域共建聚合力。构建以“组织部门牵头+企业协会运作+群团志愿服务”为内容的“大党建”格局。优化集聚区党建阵地共享模式,发挥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主阵地载体作用,将青蛙王子集团培训基地、恒丽钟表博物馆、万达商圈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等党建阵地连点成线,打造党建“阵地联盟”,以“党校教师+党务+专业技术人才”为架构,选派18名党员干部组建“基层党建专家智库”,以律所、银行、保险、众创空间等15家中介机构党组织为成员组建“党建惠企服务团”,开展“点单式”授课,助力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成立两新党员服务队,助力疫情防控。

  在助力非公企业发展的基础上,推动非公企业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彰显两新作为。

  建立“报到备案”服务。打通企业与党组织、属地基层党委、行业党委间的沟通交流渠道,实行属地基层党委和企业党组织双备案制度,鼓励企业党员“亮身份、亮承诺、比作为”,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通过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展现行业风范和党员模范,调动起非公企业党员参与企业发展和社会治理的热情。

  推行“就地落脚”服务。紧跟企业发展步伐,紧盯当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持续壮大的实际,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场所等设立暖心服务驿站,开辟绿色通道,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饮水充电、休息避雨、医疗用品等多样化的基础服务。建立健全“基层党委-社区党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支部”诉求收集处置机制,针对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困难,就近就地及时提供有效服务。

  强化“暖心助力”服务。充分激发调动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将非公企业党员一并纳入基层治理志愿体系,围绕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发布“英雄帖”、倡议书等方式,成立突击队、服务队等形式。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发出“疫”线余名非公党员“逆行”冲在防疫最前线。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最便宜的Snapdragon 888智能手机iQOO 7将在发
  • 黑客网站上提供了具有Clubhouse用户详细信息
  • 苹果面临即将到来的高端iPad显示器的供应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