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30 11:14 已有: 人阅读
国产CT厂家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出现在大众视野,它以国内份额第六、国产厂家第三的市场地位,正在冲刺科创板。不过,明峰医疗在回复 第三,从市场地位来看,招股书援引灼识咨询的研究报告显示,按照新增销售台数占有率排名,2021年明峰医疗在我国CT产品排名第六,国产厂家中排名第三。排名前五位的同行企业分别是联影医疗、GE医疗、西门子医疗、东软医疗、飞利浦医疗。其中国产老大联影医疗2021年收入已达到72亿元,而明峰医疗为3.5亿元左右。
首先从科创属性来看,明峰医疗的研发投入金额呈下降趋势,2019年的研发投入金额为9173.55万元,但随着收入规模增长,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不增反降,为8167.40万元。这也导致研发费用率几乎腰斩,2019年时为43.38%,2021年大幅降至23.22%。不过,2021年明峰医疗研发费用率远高于同行可比公司平均研发费用率,这主要还是公司收入规模小的原因。 对于研发金额和费用率双降的原因,明峰医疗回复 另外,在能体现研发实力的专利数量方面,截至2021年末,明峰医疗明显大幅低于同行联影医疗、东软医疗。 第二,从毛利率来看,2021年,明峰医疗毛利率为21.15%,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为55%。公司称毛利率较同行低主要是产品处于投入市场的起步推广阶段、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产品结构存在差异有关。 第三,明峰医疗的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高于同行,2021年公司销售费率29.59%高于同行均值的17.86%,管理费用率26.64%高于同行均值的5.29%,公司称原因主要是收入规模小,开拓市场需要的销售和管理投入费用大等。 此外,在资金方面,明峰医疗目前尚处投入期,存在资金周转不足、流动性差的情况——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连续三年为负,2021年末的资产负债率为89.95%,债务水平较高。明峰医疗表示,多年来,公司主要通过实际控制人资金支持和部分外部股权融资,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未来几年,公司面临技术升级、新产品研发、产能规模扩大、国内外市场拓展等任务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公司目前在国内CT细分市场中排名靠前,但融资渠道单一已成为制约公司高速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因此,本次明峰医疗拟上市募资的6.24亿元中,其中就有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余资金则拟投入高端医学影像装备产业化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招股书显示,明峰医疗实控人控制的医疗机构等与公司业务相关的企业共有11家,基本为潘华素所控制,主要为民营医院和影像中心,处于明峰医疗的下游。2019年,明峰医疗向关联方销售的金额为4179.21万元。或许是有意降低或避免关联销售,2021年关联销售已降至242.97万元。 2019年,安徽明峰影像、舟山明峰影像、佛山明峰影像是主要的关联客户,销售金额均超1000万元。公司表示,上述交易均涉及医疗机构经营并对外提供医学影像检测服务,因此向发行人整体采购包括发行人CT、PET/CT产品和发行人医疗器械贸易产品在内的一系列医学影像设备,发行人根据产品的具体参数与其协商定价。 不仅是关联销售,在采购方面,关联方的身影也频现,近三年内关联采购的金额从1448.93万元上升至3059.06万元。其中明峰医疗董事唐浩夫担任董事并持股的芯晟捷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最大的关联供应商,2019年明峰医疗向其采购仅有59万元,但2020年和2021年跃升到千万级别,分别为1700万元和2569万元。芯晟捷创一下子进入前五大供应商名单。
关联销售方面,2019年向舟山明峰影像、佛山明峰影像和安徽明峰影像销售的基础型CT产品的单价为126.90万元,与独立第三方单价126.88万元基本持平;但中高端CT产品关联销售单价262.05万元,低于独立第三方单价298.94万元。明峰医疗描述了具体的销售背景,并总结原因称:“公司与上述三个关联方的销售价格与独立第三方存在一定差异符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具有商业合理性。” 关联采购方面,2020年向芯晟捷创采购的A晶体模组单价为0.12万元,向独立第三方采购单价为0.18万元,差异为0.06万元。公司解释存在较大价格差异的原因称:“一方面系第三方与芯晟捷创各自成本、技术、品牌方面的差异所致,另一方面市场上探测器晶体模组的生产厂商较少。” 不过,明峰医疗历史上确实存在与关联方资金往来中内控不规范的情况。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因融资渠道少、资金链紧张等客观原因,发生了如转贷、关联方资金拆借、第三方回款等内控不规范的行为。 对于未来如何避免或减少关联交易和不规范资金流动,明峰医疗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