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南闯北奔“钱程”--临夏州发展壮大劳务产业综述

发布时间:2022-12-06 15:05 已有: 人阅读

  深秋时节,天气转凉,正是务工好时节。忙碌完地里农活的村民们,或远赴济南、厦门,或就近在四邻八村、建筑工地、企业车间务工,开始了新一轮的务工之旅。

  人多地少是我州农村和农业发展的“短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则是我州的优势。为了补齐“短板”、发挥优势,近年来,我州抓培训、拓基地、创品牌、促增收,全方位推进劳务产业发展。临夏州劳务产业呈现出稳中有进、增收向好、健康有序的良好态势,劳务助推富民增收、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益进一步凸显。2016年以来,临夏州累计输转城乡劳动力372.97万人,创劳务收入739.55亿元,劳务产业已成为助力临夏州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稳输并重 劳务产业提质增效

  就业是“六稳”“六保”的关键任务,是最大的民生和社会稳定之基。近年来,我州把劳务输转作为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抓手,坚持稳岗留工与输转就业“两手抓”,推动劳务收入持续走高。州、县市人社部门每年组织相关人员外出考察对接输入地政府和企业,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重点,足迹遍布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山东、安徽、江西、北京等中东部省市,新建200人以上规模劳务基地28个。同时,稳定和扩展西部地区劳务基地,多次组织人员赴西藏、四川、青海、宁夏等地慰问临夏籍务工人员,扩大输转规模,累计建成200人以上规模劳务基地46家;积极落实扶持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发展的奖补政策,创新打造全省首个人力资源产业园,指导各中介机构在劳务输入地设立联络服务站,为务工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有效提升务工人员稳定性,临夏州现有中介组织87家。

  我州把“春风行动”“春风送岗位”活动作为劳务输转政策信息宣传的重要窗口,掀起每年年初的劳务输转高潮,鼓励引导州内企业、建筑工地、乡村就业工厂吸纳本地劳动力,确保务工人员稳岗留工;积极发挥中介作用开辟劳务基地,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逐年提升,组织县市、乡镇、村社利用“六张清单”,对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地毯式摸排调查,以包车、包火车、包飞机的方式,“点对点”服务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复工,实现“出门上车门、下车进厂门”;广泛宣传临夏人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优良品质和“反季节务工”“夫妻工”等特色务工优势,着力提升“临夏劳务”的口碑和知晓度,通过多年努力,“临夏劳务”品牌竞争力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得到有效巩固和发展。

  精准培训 以技赋能上岗就业

  出彩的背后,是不懈的努力。近年来,按照州上打好打赢职业技能培训攻坚战的部署要求,临夏州人社系统持续加强培训输转就业一体化工作,通过“嵌入式”“订单式”“培训券式”等培训方式大力开展定向定岗培训,着力提高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强力推动劳务输出向品牌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我州成立州、县市及人社部门职业技能培训攻坚战领导小组,8县市统筹整合资金计划均达到1000万元以上,有力保障了职业技能培训攻坚战的顺利推进;建设培训就业大数据云平台,择优选择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以“培训券”使用为基础,支持群众根据自身特点和培训需求自主选择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坚持“对象就是任务”,抓住冬季农闲、春耕秋收返乡、夏季“两后生”毕业等有利时机,推行“培训券式”“嵌入式”“订单式”培训,以“培训大篷车”的方式送培训上门,对临夏州各类劳动力进行全覆盖、多样化、系统性的职业技能培训,着力实现技能培训“不落一人”。2016年以来,临夏州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5.36万人。

  力争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总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定向培训、定向输转,打造“免费培训+定向输转+就业安置”的新模式,支持培训学员就近就业,按照培训工种为参训学员申报职业技能鉴定,大力推广“培训+招聘会”模式,在培训学员与用工企业之间搭建双向自主选择平台,着力提升培训就业率。

  主动衔接 劳务协作持续深化

  我州不断加强与厦门市、济南市的联系对接,在强基础上下功夫,在稳就业上做,共同落实东西劳务协作目标任务。

  厦临两地人社部门负责人通过调研、现场招聘和专项对接等形式,积极开展互动,紧盯劳务输转、就业培训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等具体任务,着力解决东西两地开展劳务协作工作的具体困难。临夏州累计向厦门输转26371人,厦门帮扶就地就近就业和第三地就业41380人,帮扶开展培训18712人。积极推动产业项目招商,厦门企业在临建设乡村就业工厂124家,带动就业4405人;协调厦门人社、帮扶部门,利用帮扶资金项目开发公益性岗位9800多个,涵盖护林员、交通保障员、环境维护、就业专岗等多种岗位,落实资金6000多万;联合开展各类培训班105期、4299人,对赴厦门职业院校就读的贫困“两后生”实施赞助培养,并提供上岗实习机会,厦门事业单位编内定向招录临夏籍建档立卡户家庭高校毕业生近100名。

  2021年,我州与济南市结对帮扶协作关系确立后,两地人社部门积极沟通对接,与山东蓝翔技师学院签订技能培训框架协议,建立校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最便宜的Snapdragon 888智能手机iQOO 7将在发
  • 黑客网站上提供了具有Clubhouse用户详细信息
  • 苹果面临即将到来的高端iPad显示器的供应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