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06 09:28 已有: 人阅读
重要宏观新闻 1、央行、银保监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 个人住房贷款市场迎来重大变革。人民银行、银保监会1月5日披露的信息显示,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2、2023年地方债发行即将启动 一季度发行预计超万亿元 今年的地方债发行即将启动。上海证券报
3、总投资超6.5万亿元 广州吹响新一年重大项目建设号角 “今年拟安排项目1722个,总投资超6.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261亿元,相当于平均每月投资额超过400亿元。” 1月5日,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在广州市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4、证监会债券部:加快推进多层次REITs市场体系建设 证监会债券部主任周小舟近日发表署名,围绕中国特色REITs市场建设及展望进行阐述。他在文中透露,未来证监会将进一步推进REITs常态化发行,加快推进多层次REITs市场体系建设,夯实法规制度基础,完善监管和投资者保护安排,走好中国特色REITs市场发展之路。
5、“鹰派”纪要粉碎降息预期 美联储对通胀形势仍有顾虑 当地时间1月4日下午,美联储2022年12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纪要出炉。在“无人支持年内降息”的言论之下,“鸽派”预期粉碎,本次会议纪要也被评估为7个月来最为“鹰派”的纪要。当日,美股三大指数涨幅收窄。但市场仍然保持对美联储年内结束加息的押注。截至当日收盘,道琼斯指数收涨0.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0.69%,标普500指数涨0.75%。
市场要闻精选 1、沪指放量收复半年线日,A股三大指数演绎逼空行情,其中沪指日K线四连阳并突破半年线,创业板指创两个月来最大单日升幅。消费、新能源股联袂走强带动市场情绪,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8000亿元。
2、 密集调研 调仓换股 基金经理抢先布局全年投资“胜负手” 新年伊始,多只绩优基金估算净值与实际净值出现了较大偏差,这意味着基金经理或对持仓结构进行了调整。中信证券研报显示,1月的仓位和配置选择对公募全年最终排名的影响较大,预计基金经理开年将密集抢先布局“胜负手”。从最新持仓情况来看,中小市值公司成为重点加仓方向。在业内人士看来,2023年宏观经济有望企稳回升,当前A股估值具有较强吸引力,后续较为看好高端制造、消费、医药等具有长期成长性的领域。 3、外资投行建议“超配”中国资产 多只海外ETF强势“吸金” 1月5日,A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其中沪指更是收获新年三连阳。行情强势的背后,是资金的持续流入。近期,外资不断流入中国资产ETF,海外多只相关ETF均创下规模新高。
4、 南向资金连续扫货 基金瞄准港股战略性机会 新年伊始,各路资金加速南下。Choice数据显示,港股通互联网ETF、恒生科技ETF、恒生科技指数ETF等多只港股ETF年初持续获得资金净申购。目前港股通标的中有113只个股的南向资金持股比例已经超过20%。在多位基金经理看来,2023年港股面临战略性机会。
5、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5日显著下跌 据新华社纽约1月5日电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5日显著下跌。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下跌339.69点,收于32930.08点,跌幅为1.02%;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跌44.87点,收于3808.10点,跌幅为1.1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153.52点,收于10305.24点,跌幅为1.47%。
产业要闻精选 1、“强”起来:长三角多地加码支持未来产业发展 汽车元宇宙产业基地落户上海嘉定、南京高标准打造5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合肥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启动建设、浙江青田加紧建设国内首个元宇宙智算中心……新年伊始,长三角多个未来产业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各地纷纷出新政、列计划,“加码”支持做强未来产业集群。
2、中国新能源车一路攀升领舞“两个”市场 在电动化、智能化推动下,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及消费者认知以前所未见的速度演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目标超前完成,中国品牌对合资及外资品牌实现赶超,中国超过德国成第二大汽车出口国……这一年,无疑是我国汽车产业历史上硕果累累的丰收年。
3、第20届广州车展:新能源车强势劲头打开上升空间 在汽车产业颠覆性的百年变革下,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不仅改变了传统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也在改变着整个汽车产业的生态。
4、原油市场需求担忧持续加剧 由于投资者对全球石油需求的担忧加剧,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连续两个交易日大幅下跌。
5、市场监管总局指导免税行业改善售后服务体验
公司要闻精选 1、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国资委定调央企2023年八大重点任务 1月5日,国资委在京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总结2022年国资央企工作,研究部署2023年工作任务。2022年全年,中央企业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9.4万亿元,同比增长8.3%;利润总额2.55万亿元,同比增长5.5%;净利润1.9万亿元,同比增长5%。
2、新开局、稳投资、信心足 上市公司开年频签大单开工忙 新年伊始,已有超20家A股上市公司“扎堆”发布项目中标、签订合同等公告,展现出开新局的新景象。
3、优化产业结构 上市公司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在满是银白色化工装置的宝丰能源厂区内,一座全身绿色涂装且现代感十足的厂房令人印象深刻。这座正面贴有大幅“H2”标识的全球最大太阳能电解水制氢厂,与厂区附近一眼望不到头的光伏面板交相辉映,为宝丰能源化工材料生产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4、餐饮企业重启扩张 产业链蓄力待“花开” 多家餐饮产业链企业向
5、*ST公司频现“花式保壳” 交易所追问四类问题 年关又至,一批游走在退市边缘的*ST公司谋求“自救”,各种“花式保壳”举动层出不穷,由此引来交易所的火速问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