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18 12:28 已有: 人阅读
北京市代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今年重点任务。其中提到,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快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8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9万套,保持住宅用地稳定供应,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上海市市长龚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改善市民居住条件。 河北省省长王正谱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山东省省长周乃翔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到山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继续保持较低水平,稳妥化解个别头部房企项目风险,扎实推进保交楼、稳民生。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市场、法人金融机构等领域风险。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多措并举激活房地产市场,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列席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玉志1月14日在接受媒体时表示,将继续坚持因城施策、分类指导,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同步激活新房和二手房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合理需求平稳释放,研究开发质量好、功能优、配套全的高品质住宅项目,促进高品质住房消费,2023年全省完成房地产投资8000亿元以上。 云南政府工作报告也表示,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全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支持优质房企脱困,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培育长租房市场,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以上。 2022年,云南改造老旧小区1923个,新改建燃气、供排水管网6094.4公里。改造城镇棚户区4.9万套,实施保障性租赁住房6.19万套。烂尾楼复工92个、交楼201个,化解141.8万户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2023年云南将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等消费,提振大宗消费,壮大新型消费。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500个以上,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6万套,新建和改造燃气、供排水等管道6000公里以上。 各地很多代表委员也提出了很多房地产相关发展建议,“松绑”成为主要基调。 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工作顾问毛大庆对 并且“建议积极引入具有乡村文旅运营经验的社会化运营机构,为链接城乡消费人群,乡村品牌化建设提供产品活力与专业服务。 上海市政协委员丁祖昱、张琦、叶峻在提案中指出,限购政策应适度调整,建议有条件、分区域地试点放松限购。远郊区域,外地户籍购房要求从5年社保缩短至2年;工作单位在远郊区域的,原则上可于工作单位所在区域增加1套购房资格。 应考虑有条件地打开限价,应通过调整限价接近实际市场价值的方式,逐步降低或取消限价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10万元/平方米以上高端住宅,限价放松的同时,增加额外税费。土地端,已设置房地联动价成交的土地,酌情适度逐步放开限价。未来出让的含宅土地,不设置房地联动价,按市场发展规律浮动价格。 浙江省人大代表、上海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陈沸向当日召开的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相关建议,表示在坚持“房住不炒”前提下,浙江应结合实际对前期偏紧的调控政策进行适度松绑,促进软着陆。一是适当降低人口流入地区限购门槛,增强市场信心。二是可尝试下调首套首付比和改善型二套首付比,减少刚需人群和改善型购房人群的首付压力。三是可提高公积金贷款限额或允许提取未纳入贷款额度计算的公积金余额付首付。 四川省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破产法与企业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刘宁向媒体表示,建议房地产风险化解纳入专项工作,专班管理。同时敢用破产,善用破产,推行房企破产试点,总结破产化解经验,并重点解决复工交房中的行政难题,府院联动机制进一步细化、落地,推动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 贵州省政协委员、贵州省工商联副主席施波在发言中指出,深化联席会商机制,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加快推进一批产权证书办理工作,化解好存量市场历史遗留问题,确保交易市场“基础牢靠”,清除影响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转的体制机制障碍。 全面松绑,多开渠道。认真落实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更好支持首套住房刚性需求。对限购、限贷、限售等政策,依规合理合法进行调整,加大流动性贷款支持力度,支持合理住房贷款和融资需求。 要逐步释放人口迁移性住房需求,持续开展去杠杆工作,在长期内形成杠杆稳定下降预期,推动房企在长期内盈利更可持续。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库存商品住房、积压的商业用房改建为租赁型住房。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向 “房住不炒”和真正推进住房需求的释放,两者其实并不矛盾。当然可能会有点难度,一放就容易炒,这要求各地时刻都要密切关注市场,合理的需求要多释放,不合理的需求还是要抑制,防范它释放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