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人教社发声……

发布时间:2022-06-29 19:21 已有: 人阅读

  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鲁迅作品一直是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代代中小学生都从先生的作品中学习了典范的语言、睿智的思想和深刻的批判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语文教材虽然经历了多次调整,但鲁迅一直是教材选入作品最多的作家。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六年级上册中,编排了专门的“初识鲁迅”单元,既有鲁迅的代表性作品,也有他人回忆鲁迅、纪念鲁迅的作品。节选自鲁迅小说的,被历套教材选入,是小学生最熟悉的鲁迅作品。选自鲁迅散文集的,营造了美妙的梦境。六年级上册选入鲁迅侄女周晔的回忆,通过鲜活的事例,表现鲁迅先生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及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切;臧克家的诗作,赞颂鲁迅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这一单元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栏目中还编排了鲁迅的名言,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鲁迅的思想。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意在通过这些选文和其他内容,引导小学生了解鲁迅的基本情况,初步感受鲁迅的文学成就和精神品质,积累鲁迅作品的阅读体验,为后续更加深入地学习鲁迅作品和鲁迅精神打下坚实基础。

  

  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中选入鲁迅作品7篇,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中选入5篇,总共12篇鲁迅作品,其中散文3篇,小说5篇,杂文4篇。具体如下:

  

  这些作品堪称“最经典”的课文,几乎每一篇都曾入选十套以上的语文教科书,是几代中国人最为耳熟能详的篇目。仅从改革开放以来主要的初高中语文教科书中这些作品出现的频次统计,被选入14套语文教科书,为13,为12,为11,为10,为10,为10,为10,为9,为10,为9。

  相对以上作品来讲,在课文中出现的年代并不算早,1990年进入自读课本,以后陆续成为2001年人教版、人教课标版、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课文。这篇散文笔调富有温情,与鲁迅犀利老辣的杂文风格迥异,利于学生了解更加立体的鲁迅形象。

  除了课文,统编初高中语文教科书还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拓展阅读。

  第一,通过课后的“思考探究”进行拓展阅读。比如,学完,拓展阅读,深入理解

  第二,通过“名著导读”板块拓展阅读。教科书在七年级上册设计了有关的名著导读板块,聚焦鲁迅的散文作品,引导学生从“鲁迅的童年”“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等专题开展的整本书研读。

  第三,通过选入其他人回忆鲁迅的,丰富学生对鲁迅的认识。比如,七年级下册选入萧红,通过生活琐事,还原一位“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再如,在之后补充许寿裳中的片段,帮助学生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

  统编语文教材通过“1+x”的拓展阅读、引入他人写鲁迅的文字等方式,与课文中的鲁迅作品形成一种立体结构,引导学生站在不同视角,通过不同文体,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真正走近鲁迅。

  教材中选入的鲁迅作品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根据教材编写框架的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这是基于中小学教材的统一规划、考虑一线的教学反馈后作出的正常调整。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看出, 鲁迅先生的作品从未大规模“撤离教材”,鲁迅先生一直与所有使用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孩子们同行。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最便宜的Snapdragon 888智能手机iQOO 7将在发
  • 黑客网站上提供了具有Clubhouse用户详细信息
  • 苹果面临即将到来的高端iPad显示器的供应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