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04 20:05 已有: 人阅读
早年倪匡也曾传授妹妹如何要求“涨工资”的技巧。 “痴绝”才子、智者倪匡 在谭飞眼里,倪匡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也拥有非常好的古文修养和对社会事物的感知力。“能把各种社会大事件在个人身上的投射通过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其实挺难的。” 沈西城曾用一个“痴”、一个“绝”评价倪匡的性格。痴即喜欢上一个东西,就痴缠到底。他分享倪匡曾喜欢上养鱼,金鲤、黑魔鲤、七彩神仙鱼等总计九缸,自号“九缸居士”。而且把鱼缸都放在餐桌上,日观夜赏。随后厌倦了,又毫不犹豫赠人。 而“绝”就是倪匡说一不二,答应的事,赴汤蹈火,绝不推辞。2005年,70岁的倪匡表示自己的“写作配额”已经耗光,写不动了。沈西城后来表示,他说用完就是用完,就算开出千字一万的价格,他也不会心动。 除了作家身份,倪匡在影视领域的贡献同样卓越。例如1972年倪匡曾参与的编剧工作,为李小龙塑造了“陈真”这一经典形象。此外,400多部编剧的贡献还为他赢得了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谭飞告诉 好友沈西城将这种特质评价为“智慧”。沈西城曾说自己不认为倪匡是作家,这让倪匡“听急了眼”,沈西城解释道“侬是智者,远比什么作家高明!”他列举倪匡的语录证明其智者身份,例如“写作没得教,全然靠天分。没有的话,去干别的事。”“要写就写,千万别拖!”等等。 一个多面、鲜明且立体的才子形象在华语世界活跃了超过半个世纪,如今才子的故事也走到终点,怀念四起。谭飞认为,每个时代都有提供营养的人,的确要感谢倪匡和一众文化人,他们对很多人的成长过程提供了无形的帮助。“但也不用过于放大,因为任何时代都会怀念所处时代与众不同的人,下一代人也会有他们的怀念对象。” 2019年,沈西城撰文写好友倪匡。他说,最近倪匡说很多配额都用光了,诸如喝酒配额完蛋了,生命配额也差不多耗尽。“千万别为智者倪匡悲伤,他视死如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