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22 18:11 已有: 人阅读
“小时代”系列电影、等电视剧制片人、编剧、和力辰光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力因病逝世,享年52岁。 仍停留在转发张昭去世的讣告。 在李力的带领下,和力辰光曾一度冲击A股,但于2018年终止IPO。彼时,公司IPO股东名册上,有多位知名投资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股东是郭敬明。郭敬明和李力相识,也是因为“小时代”系列电影。 当年,“小时代”系列风靡一时,李力与郭敬明的合作曾一度备受市场热议。面对外界的误解,李力曾坦言:“可能郭敬明热度高,我跟刁亦男、张杨的合作反而很少提及。我从来不在意这些误解,事实放在那儿,是什么样就什么样。” 多年来,从商业片到类型片,再到现实主义题材,李力均有所涉足和探索。他认为:“现实主义题材和商业是最接近的,因为我们最能够感同身受,能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情感上的东西与他们进行沟通。电影公司架构上需要不同层级的东西,有作品化的,有商品化的。每年无论从资本上、产业上、市场上,有不同的产品,这才是有力量的。” “电影行业在制作上一定要有标准” 在疫情打乱整个影视行业之前,李力主导的最新一部知名电影是2019年的。这部由刁亦男导演,胡歌、廖凡、桂纶镁等主演的剧情片,是第72届戛纳电影节上唯一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片。 虽然最终没有获奖,但影片在戛纳的放映场场爆满,获得了不少媒体及影评人的好评。在影片背后,作为总制片人,李力通过和力辰光的“完片担保”,为保驾护航。 海报 近年来,在经历了行业热潮之后,影视行业进入冷静期。不过,随着国产电影题材的丰富,李力曾表示,虽然2019年以来有很多电影公司倒闭,但中国电影行业会重新回到正轨。 从金融跨界影视、有着双重行业经历的李力,一直致力于影视行业的清晰化、透明化、标准化。他始终坚信,资本不会和一个“纯非标”的行业打交道,电影创意很难有统一标准,但制作一定得细分,如何规模化、标准化,甚至连剧组的盒饭都应该有标准。因此,打造中国特色的完片担保模式,是李力在影视行业始终坚持和探索的方向。 “完片担保一直是和力辰光最重要的东西,它辅助我们,倒逼制作标准化。首先是数据化,有数据才可以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几年来,我们已经服务了十几部电影,现在甚至要把完片担保往剧上走,TO C的是电影,TO B的是平台。”三年前,李力曾在接受媒体时表示。 和力辰光代表作品 在他看来,电影行业作为内容创意行业,在内容上没有办法标准化,但在制作上一定要有标准,有监理、有标准、有服务三块内容。 “所谓服务就是预案。比如拍摄过程中,有些突发情况和风险,那片子是不是就拍不了?面对这种情况,一定要有预案,需要有保险产品跟着影视制作;保险公司进入后,要保证片子制作完成的风险降到最低。其次就是提前预售,有完片担保,就可以提前卖片子给市场,比如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