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28 14:26 已有: 人阅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卢骁副主任医师接诊了一位22岁女孩,连续四五天,每天熬夜加班到凌晨四五点,结果发生猝死,被同事送到医院时已经心跳呼吸骤停,在急诊ICU抢救了6天仍未脱离危险。“身体是自己的本钱,年轻人不要过度消耗自己的身体健康。”卢骁副主任医师感慨。 女孩的侄女表示,女孩的哥哥十年前因车祸去世,她独自承担起家中的债务,为此拼命工作。女孩堂哥表示,她一直熬夜加班,事发前还出现了感冒、胸闷不适的症状,受父亲和公司催促才决定请假看病在家休息。女孩被送往医院抢救时,因其父母难于支付医疗费用,公司以欠条形式帮其垫付了10万,募集数万元后不再帮助。对于女孩相关的后续处理,其公司高管表示没有什么好说的,有事可以找公司法务。 康某公司是江苏南通市一家从事环保装饰材料生产的私营企业。朱斌是公司喷漆车间员工。 2019年8月1日20时3分,朱斌下班后驾驶电动自行车出公司门不久即摔倒。次日4时56分,朱斌在距离公司北门300米处被人发现,120工作人员现场确认其死亡。 当年整个7月,南通有8天最高气温超过35℃。为了赶订单,康某公司的工人全月无休、连续工作,经常加班至晚上八九点。 公安机关物证鉴定室对朱斌的死亡原因出具鉴定意见为“因冠心病急性发作死亡”,同时载明“其生前工作劳累等情况可以是其冠心病急性发作的诱因”。 2019年12月,朱斌父亲和女儿向当地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被驳回诉讼请求。行政诉讼败诉后,2021年,朱斌父亲和女儿以之诉,将康某公司告上法院。因朱斌父亲和女儿未能充分举证证明康某公司对其构成,一审法院法院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二审中,法院认为,朱斌在事故发生前一个月加班时长近130小时,远远超过劳动法规定的加班时长限制,康某公司对朱斌的用工行为严重违反了劳动法的保护性法律规定;康某公司安排朱斌于高温下在喷漆车间内长期超时加班工作,显然会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风险隐患,结合公安机关物证鉴定室关于朱斌死因的鉴定意见,能够认定康某公司的违法用工行为显著增加了朱斌冠心病急性发作的风险。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应当认定康某公司违法用工行为和朱斌死亡之间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康某公司对朱斌死亡造成的损失承担30%的赔偿责任,改判康某公司赔偿朱斌父亲和女儿36万余元。 年轻人发生猝死可能有三种情况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卢骁副主任医师说,年轻人发生猝死,有几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患者本身有一些基础疾病,比如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本身会累及心脏,比一般人更容易发生猝死;还有一些人带有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的基因,带有这种基因的容易突发恶性心律失常。恶性心律失常指在短时间内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患者晕厥甚至猝死的心律失常。它的发生往往猝不及防,对这些病人来说,最关键是要在第一时间得到急救。 第二种可能是,发病前,患者身体状况不太好,比如有感冒、低烧等。如果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剧烈运动,病毒就有可能侵犯心肌,诱发爆发性心肌炎。 我们常说的心肌炎,以病毒性心肌炎为主,都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像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都属于嗜心病毒,喜欢攻击心脏。 心肌炎有潜伏期,如果感冒、腹泻后出现没力气、心慌、胸闷、长时间乏力等状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通过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心电图的检查,基本上就能筛查出来了。 “心肌炎的发病没有年龄限制,小到儿童,大到老人,都可能发生,但在中青年人群中更多见一些。因为年轻人平时自认为身强体壮,有点感冒发烧的不重视,往往发现的时候情况就很严重了。” “不久前,我们还遇到一个30岁出头的小伙子,就是感冒了还去打球。结果打球后第二天人就不行了,发生心跳骤停被送到医院,诊断是爆发性心肌炎。不过这个小伙子还算幸运,最后还是救回来了。” 第三种可能是心梗。现在年轻人发生心梗的越来越多,有些患者年纪轻轻,才20多岁,冠脉血管就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就可能发生心肌梗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