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海源复材董事长甘胜泉:HJT技术具备实现量产的条件 降本仍有

发布时间:2022-08-04 19:17 已有: 人阅读

  海源复材召开2022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表决结果显示,这两项议案全部被否。

  海源复材在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中表示,公司定增发行价为5.66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其中,定增对象为甘胜泉、国电投研究院,共2名。甘胜泉系海源复材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该次定增构成关联交易,国电投研究院则为公司拟引入的战略投资者。

  该次定增海源复材拟定增股票数量不超过4800万股,约占公司发行前总股本的18.46%。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72亿元,其中甘胜泉认购约1.92亿元,国电投研究院认购约7924万元。

  首次面对媒体谈到本次实控人参与的定增被否,甘胜泉表示,作为他本人,肯定是希望完成定增,“但是根据过往案例,的确价格相差太大,对于股民和小股东来说,就会认为我占了太多便宜,所以后面推动也不是很积极”。

  本次定增被否后,海源复材也暂时失去了一次融资的机会。不过,甘胜泉表示,这并不影响上市公司的发展,在上市公司有需要的时候,大股东会对上市公司进行“输血”支持,不一定是通过定增的形式,也可以通过借款等其他合适的方式。

  “海源复材走到现在,大家对公司越来越了解,对公司的管理团队也越来越了解,信心也会更足一些。”

  光伏电池的技术路线,仍然是业内讨论的焦点。

  在光伏电池中,现有的P型PERC光伏电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其2021年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1.2%,规模化发电效率23.1%,已接近极限值24.5%左右,产品日渐利薄,未来效率优化空间已极小。

  在光伏电池的潜力路线中,转换效率比P型更高的N型电池已经登场。TOPCon、HJT电池理论发电效率均可达到27%以上,实际量产平均转换效率分别为24%、24.2%。

  甘胜泉表示,短时间之内,PERC还是具有“成本低、发电量高”的优势 ,TOPCon和HJT难以相比。但是光伏电池的整个供应链内卷已经非常成熟了,每一个环节的成本压缩都已经到了极致。

  甘胜泉说,TOPCon和HJT各有各的优势,最终是要往后看,两个技术的优势才能显现出来。“从现阶段来说,TOPCon如果衔接好PERC的话,还是可以继续做好。”

  在甘胜泉看来,无论是何种技术路线,增效已经到了极致,往后的路就是向降本的道路上走了,这个时候,HJT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硅成本是当前光伏电池最大的成本。”甘胜泉认为,硅片薄片化技术上,TOPCon和HJT是没有办法相比的,HJT技术理论上可以做到50μm,目前海源复材上马的项目定的就是120μm,只要技术稳定的线μm是没有问题的。

  甘胜泉表示,而目前TOPCon的极限是155μm,HJT技术稳定以后,优势显现得会比较大,从硅片成本上来说,理论上可以降低三分之一的成本。

  “在光伏电池的技术竞赛中,HJT技术是一个马拉松型的选手。”甘胜泉形容,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有补给,可以一直降。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最便宜的Snapdragon 888智能手机iQOO 7将在发
  • 黑客网站上提供了具有Clubhouse用户详细信息
  • 苹果面临即将到来的高端iPad显示器的供应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