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进入低枯水期,创71年来最早纪录!中国最大淡水湖“瘦成闪电

发布时间:2022-08-20 07:23 已有: 人阅读

  19日4时,鄱阳湖代表站星子站水位退至9.99米,为1951年有纪录以来同期最低水位,鄱阳湖提前进入低枯水期,继8月6日最早进入低水期后,鄱阳湖再次刷新最早进入低枯水期纪录。

  受长时间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提前进入了枯水期,鄱阳湖中的鞋山岛全部露出水面,周边湖床“变身”绿洲。

  江西九江,在鞋山水域枯水鄱阳湖

  现在大家看到这个小桥已露出地表,大片的草原,还有鞋山岛下面的溶洞也裸露出来,这个景观一般是要在每年的十二月份才能看到。往年八月份这个时候还是丰水期,水一直涨到了鞋山大门那里,船本来是可以直接靠在鞋山岛的大门,但是由于枯水期,我们船只能靠在湖滩旁边了。”江西省湖口县石钟山鞋山景区市场部经理杨帆说道。

  8月底前降水偏少,旱情可能进一步发展,专家分析

  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有

  “通常情况下,7—8月长江上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为多雨区;而长江中下游受副高控制不利于降雨,易发生夏伏旱,例如2013年、2019年都发生过严重的夏伏旱。“刘志雨分析,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受持续拉尼娜事件影响,今年7月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偏大、强度偏强,位置偏西偏北,受副高下沉气流控制,长江全流域持续高温少雨,流域内主要河湖来水明显偏少,水位显著偏低,出现了多年同期少见的干旱形势。

  官方预计,8月底前,长江流域降水、来水总体仍将偏少,展望9月份中下游大部地区降水来水仍可能继续偏少,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干旱情势可能进一步发展,长江上游水库群蓄水形势严峻。

  据极目新闻,湖北大学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法国水科学院院士郑晓云告诉

  不过,郑晓云也提到,近10年来,鄱阳湖“缩水”已成常态,“2007年严重干旱,整个湖都露地了”。不仅是鄱阳湖,洞庭湖和太湖也面临同样的情况。这种干旱与整个长江流域的水量变化密切相关。全球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气候紊乱、降水减少是长江中下游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不仅是鄱阳湖,是整个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出现了水位下降、补水不足的问题。长江干流主要靠各种支流补水,如果支流补水不足,长江水量就自然减少了。”郑晓云说,“气候灾害是最重要的原因,全球厄尔尼诺造成的气候紊乱还未停止,比如现在应该是丰水期,但实际上出现了干旱。另外,厄尔尼诺现象带来降水减少,这是一个大趋势。”

  对此,郑晓云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应当重新思考长江水资源的规划和利用。“我们长江流域周边是否形成了节水型产业,长江流域的水利工程、调水工程都要重新思考。应当以水定产、定行业,根据水资源的实际状况来。另外,长江流域人口占全国的1/3,民众的节水意识也应当进一步加强。”郑晓云说。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Clubhouse首席执行官表示该平台未遭到黑客入
  • 尽管全球半导体芯片短缺,但PC市场第一季度仍
  • 微信支付分怎么关闭 微信支付分关闭方法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