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这批援川医生有点“忙”

发布时间:2022-09-11 01:39 已有: 人阅读

  2022年8月19日是第5个中国医师节。在平均海拔4127米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三位来自椒江的医生克服高原反应,用优质的技术为当地群众守护健康,用专业的操作为“外防输入”坚守防疫大门。他们就是来自台州市立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邱济海,主治医师徐圣隆以及椒江区章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中医师王汝敏。

  7月初,刚到色达,他们就被安排到了离县城近两小时距离的翁达镇卫生院。为尽快“开诊”,他们顾不上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第一时间医院的各个部门,了解各部门操作及运行情况,询问当地疾病情况以及当地群众的健康需求情况,医保、药物、信息等方面详细了解,并和当地医务深入探讨和交流。由于当地医护人员相对紧缺,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几乎承包了整个卫生院的门诊工作,最高的一天曾连续工作17个小时。

  8月12日晚上7点,已经下班回到宿舍的徐圣隆突然接到卫生院院长的电话,原来有一位藏民的脚后跟被电锯割伤了,伤口又大又深,这样深的伤口他们从来没有缝合过,大家都束手无策,原本已经让患者前往县城的大医院,后来想起他们三人在本院挂职,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电话询问是否能够缝合。徐圣隆放下电话直接回到门诊,用了不到半小时就将伤口缝合完毕。缝合现场,当地的医生还前来观摩学习。

  “还好有你们在,不然就要到很远的地方了,实在是太感谢你们了。”伤口缝合好后,那位藏民不住地感谢。

  面对疫情反复的特殊情况,三人按照全天24小时分班执勤的模式前往翁达镇交通卡点开展核酸采样和入色达人员“两码联查”等工作,忙的时候车队有上百米,一天需要查验四五千辆车,上万人,坚决守牢“小门”安全。当地日夜温差大,白天高温时,脸上能被晒出高原红,晚上气温骤降后,即使再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众人也瑟瑟发抖。

  “已经记不清是第几个通宵了,能平安完成任务,严防疫情输入,苦点累点都值得。”8月17日上午,刚结束一个通宵执勤的邱济海说。

  针对防疫物资相对缺乏,防护服紧缺的实际,王汝敏还主动联系后方单位章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帮助提供防护服、面屏、口罩等物资,自给自足,避免占用本地物资,为本地医护人员“节省”尽可能多的物资。

  同时,三人还和当地卫生院领导一起,查看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布局,结合当地实际及防控要求,共同探讨,合理规划,并与台州市立医院院感科不断商量改进。让布局更合理,流程更规范,以备投入到常态化防控工作。

  “非专业”同样造福一方

  专业技术过硬,“非专业”技术同样也能造福一方。在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徐圣隆还发挥自己在信息系统维护、电脑软件工程等方面的特长,义务为卫生院“修电脑”。

  刚到翁达卫生院时,发现门诊的电脑系统运行非常慢,还经常黑屏、开不了机,工作效率受到很大的影响。徐圣隆当即指出问题所在:电脑内存不够、没有配备固态硬盘。当地材料购买不方便,他就自掏腰包,订购了内存条、固态硬盘等装备,到货后第一时间利用下班休息时间,连夜开展安装及系统优化等工作。完工后,明显改善了电脑运行速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当地医院工作人员表示:“非常感谢椒江的支援老师,你们不仅临床医术了得,而且还能发挥自身技术强项,帮我们改善信息系统,电脑运行速度明显改善,远程会诊系统也顺畅了,真是太好了。”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Clubhouse首席执行官表示该平台未遭到黑客入
  • 尽管全球半导体芯片短缺,但PC市场第一季度仍
  • 微信支付分怎么关闭 微信支付分关闭方法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