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16 03:50 已有: 人阅读
用水送服药物能帮助口服药进入消化道,但服用不同的药物对水的要求也不相同。今天,泰康仙林鼓楼医院药学部药师赵婕青提醒,服药时讲究用水,这也是确保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环节。 大多数人都有服药仅用一口水送服的习惯,饮用的水量不足,有可能导致药物滞留于食管壁上,药物自身的酸碱性会刺激食道造成损伤,甚至引发溃疡。赵婕青告诉 服药时需要多饮水的药物:临床资料显示,某些药物服用时增加饮水量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和吸收,促进药物排泄,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 喹诺酮类抗菌药,如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药物和代谢物偏酸性,尿液中溶解度降低,易形成结晶,多饮水有利于结晶溶解,减少对肾脏的伤害; ● 抗痛风药,如丙磺舒,别嘌醇,阿伦磷酸钠等,一般要求日饮水量2000ml以上,目的是冲洗尿道减少沉淀;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药物时,由于药物的肾毒性大,经肾小球滤过,尿液中浓度高,多饮水可稀释加快排泄; ● 服用对消化道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米诺环素,硫酸亚铁,阿司匹林,氨茶碱等药物时尤其要注意多饮水。 并不是服用所有药物都需要多喝水的,服药时不宜饮水或少饮水的药物有哪些呢? ● 消化道黏膜保护剂,进入胃后会覆盖在胃黏膜,保护胃黏膜免受胃酸侵蚀,喝水稀释会降低药效。有些是直接嚼碎吞服的,如铝碳酸镁咀嚼片,这类药物服用半小时内也不要喝水。还有如麦滋林颗粒剂,每袋只需15-30ml的水即可,蒙脱石散药物分布在肠腔表面吸附致病微生物,每袋3g也只需50ml水冲服。 ● 硝酸甘油等舌下含服的药物,一般也要求服药后半小时不要饮水,以免降低药物治疗效果。如硝酸甘油,硝苯地平,复方丹参滴丸等。 ● 止咳药可以覆盖在咽喉表面,直接减轻炎症刺激,应尽量避免饮水,降低药物浓度,影响疗效。如止咳糖浆,川贝枇杷膏,甘草合剂等。 ● 治疗口腔咽喉部的药,如西瓜霜等。 一些人喜欢用50-60摄氏度的水送服药物,但赵婕青提醒,有些药物遇热后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进而影响疗效。 ● 维生素类的性质不稳定,遇热容易受破坏而失效,如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 ● 活菌类遇热会引起活性菌被破坏,如培菲康,米雅,妈咪爱等; ● 助消化药含有助消化的酶,胃蛋白酶遇热不稳定,70摄氏度以上即失效,如复方胃蛋白酶散,胰酶肠溶胶囊等;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不宜用茶水,矿泉水,果汁,牛奶等送服药品,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降低药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