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02 18:17 已有: 人阅读
称,在杭州丁桥的山姆会员商店当促销员的王大姐,前几天收到了辞职申请表,上面写着违纪开除。王大姐说,走到这一步的原因,仅仅是她想去上个厕所。 看,涉事企业的不合理乃至不合法规定颇多,比如饭前半小时不能上厕所,再比如“超时了就会警告,超过2次就要求走人”。此外,还乱罚款,任性辞退员工等等,都让人错愕。这是把员工当成了“包身工”? 不尊重员工,不可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不尊重法律,不可能行稳致远。不管任何企业,都要遵纪守法,尊重员工,善待员工,让员工感受到温情。 近年来,坊间经常讨论企业如何构建人性化管理模式、企业如何实现人性化管理。企业治理包罗万象,但人性化不可或缺。追求人性化,不是惯着员工,员工犯错了违规了乃至违法了都纵容,而是通过富有人情味的制度安排,让员工激发敬业精神和发挥创造力。换言之,人性化治理是一种双赢。 然而,揆诸现实,一些企业连法律都不放在眼里,遑论人性化。比如有的企业因员工在朋友圈吐槽“羡慕人家工资按时发放”就被开除,有的企业因员工上班时间听音乐就通报警告,有的企业热衷于乱罚款,员工迟到一次罚款1000元,有的企业要求员工上班时上交手机统一存放,下班才能拿,还有的企业动辄在员工如厕上大做,对如厕次数和时间“拿捏”得死死的…… 这些管理都是粗暴的,甚至涉嫌违法违规的。把员工当贼防,或者当机器使用,完全物化员工,这样的企业能发展长久吗? 企业管理应有人性化,因为被管理的对象是人,对员工不能缺少人情、人性和人道主义,你不尊重人,人不尊重你。对于员工来说,想“摸鱼”的方式有千万种,他们一旦磨洋工,企业也无法良性运行,这是双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