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孙宏斌、潘石屹、胡葆森,与高考有关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06-07 23:03 已有: 人阅读

  的时候,我觉得世界末日来了。”

  潘石屹这样形容自己的中专生涯:“考上中专后,我就到兰州上学了。在兰州待了几年时间,却没有一点印象留下。我觉得我在兰州街上,从来没有抬头看过,只是把地面认清了。兰州建筑什么样,到底多高,什么样子的,我都没印象。我就感觉在兰州待过几年,却好像是没有在兰州生活过的样子。我感觉这个城市跟我格格不入,他们说的、吃的、穿的都不一样,说的话也是兰州话。我记得我还去了一趟最大的公园--五泉山公园,叫了几个同学我们步行去的。”

  “最有意思的是,那时比较时髦的人穿的裤子都是喇叭裤,男的戴着蛤蟆镜,女的戴着墨镜,一对一对的人从眼前走,都像幻觉一样。”

  后来,潘石屹公开发表了2010年北京卷作文题,在中,潘石屹说:“小时候在家乡小山沟里常想三个问题:火车穿过山洞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南山里是不是有神仙?上天有没有眼睛看到我们?”

  “走出小山村时,很遗憾的是没有从我每天好奇的火车钻出洞的那一边走出来,而是从相反方向——从更向西的兰州走出了我生长的村子,后来来到了北京。但小时候的那三个问题,一直没有忘记。我相信,天外有天,有我们不知道的万千世界。”

  胡葆森:“将人生目标定为30年后、40年后”

  根据郑州大学官网,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1976年“作为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幸运地进入郑州大学学习外语”,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河南分公司工作做国际贸易。

  可能正是英语专业的缘故,让胡葆森多了一些机会,1982年,他被派往香港,“一口流利的英语让他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2016年至2017年间,胡葆森数次到郑州大学演讲,勉励学弟学妹们“人需要‘明道’”,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具有为自己设计未来的能力,将人生目标定为30年后、40年后,但是一定要分步实现,做到知己、察势、立志。同时,胡葆森向郑州大学捐赠1亿元人民币,设立“本源教育发展基金”,支持母校人才培养及发展荷球体育运动。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Clubhouse首席执行官表示该平台未遭到黑客入
  • 尽管全球半导体芯片短缺,但PC市场第一季度仍
  • 微信支付分怎么关闭 微信支付分关闭方法一览